滴定终点与酸碱指示剂的选择

标签:
高中化学教育 |
滴定终点与酸碱指示剂的选择
酸碱中和和滴定指示剂的选择之一
(1)酚酞:酸滴定碱时:颜色由红刚好褪色
碱滴定酸时:颜色由无色到浅红色
(2)甲基橙:酸滴定碱时:颜色由黄到橙色
碱滴定酸时:颜色由红到橙色
一般不选用石蕊
酸碱中和和滴定指示剂的选择之二
为了减小方法误差,使滴定终点和等当点重合,需要选择适当的指示剂。
强酸与弱碱相互滴定时,应选用甲基橙。
强碱与弱酸相互滴定时,应选用酚酞。
强酸与强碱相互滴定时,既可选用甲基橙,也可选用酚酞作指示剂。
注意,中和滴定不能用石蕊作指示剂。原因是石蕊的变色范围(pH5.0~8.0)太宽,到达滴定终点时颜色变化不明显,不易观察。
http://s13/middle/4c13c048gacc55ab8471c&690
为了使指示剂的变色不发生异常导致误差,中和滴定时指示剂的用量不可过多,温度不宜过高,强酸或强碱的浓度不宜过大。
http://s14/middle/4c13c048gacc55c2760dd&690
|
锥形瓶中的溶液 |
滴定管中的溶液 |
选用的指示剂 |
选用的滴定管 |
A |
碱 |
酸 |
石蕊 |
碱式 |
B |
酸 |
碱 |
酚酞 |
酸式 |
C |
碱 |
酸 |
甲基橙 |
酸式 |
D |
酸 |
碱 |
酚酞 |
碱式 |
二、根据滴定所用酸碱的强弱而定:强酸、强碱互相滴定,选酚酞或甲基橙作指示剂都可以;强酸、弱碱互相滴定,选甲基橙作指示剂;强碱、弱酸互相滴定,选酚酞作指示剂。
【例题3】下列各项错误的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属于终点现象判断不正确的是
|
锥形瓶 |
滴定管 |
指示剂 |
滴定管类型 |
滴定终点标志 |
A |
NaOH溶液 |
盐酸 |
酚酞 |
酸式 滴定管 |
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由红色变成无色,半分钟内溶液颜色无变化 |
B |
盐酸 |
NaOH溶液 |
甲基橙 |
酸式 滴定管 |
最后一滴时,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由红色变成橙色,半分钟内溶液颜色无变化 |
C |
盐酸 |
氨水 |
甲基橙 |
酸式 滴定管 |
最后一滴时,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由红色变成橙色,半分钟内溶液颜色无变化 |
D |
NaOH溶液 |
醋酸溶液 |
紫色石蕊 |
碱式 滴定管 |
最后一滴时,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由蓝色变成紫色色,半分钟内溶液颜色无变化 |
句型:
三、在测定未知碱(可能含Na2CO3、NaOH、NaHCO3中的一种或两种)其组分的含量或判断其组成时,采用双指示剂法(滴定中选用两种指示剂)进行分析。
V1、V2 的变化 |
① V1≠0 V2=0 |
② V1=0 V2≠0 |
③ V1=V2≠0 |
④ V1>V2>0 |
⑤ V2>V1>0 |
式 样 成 分 |
|
|
|
|
|
Na2CO3 +HCl = NaHCO3 + NaCl;NaOH + HCl = NaCl + H2O
由此可知,题中各情况下式样的成分为:①NaOH;②NaHCO3;③Na2CO3;④含NaOH和Na2CO3;
设NaOH含量为x
w(NaOH) = ×100% = 41.67%
(2)滴定终点与完全中和是有差距的,滴定终点是指示剂变色点,完全中和点是酸碱恰好反应点。
例题5、有一种溶液中含有的溶质可能是NaOH、Na2CO3和NaHCO3中的一种或两种。现取等体积的两份上述溶液,分别以酚酞和甲基橙作指示剂,用同样浓度的盐酸进行滴定,当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盐酸的体积分别为V1mL和V2mL,如果V12<2V1,则上述溶液中的溶质是(
A.
C.
可能的溶质 |
V1与V2的关系 |
NaOH |
|
NaHCO3 |
|
Na2CO3 |
|
NaOH、Na2CO3 |
|
Na2CO3、NaHCO3 |
|
【知识浓缩】
强酸中和弱碱时,选择甲基橙(变色范围pH在3.1~4.4,生成强酸弱碱盐显酸性);强碱中和弱酸时,选择酚酞(变色范围pH在8.2~10.0,生成强碱弱酸盐显碱性)2、终点判断句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