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滴定终点与酸碱指示剂的选择

(2011-09-13 05:37:58)
标签:

高中化学

教育

滴定终点与酸碱指示剂的选择

 

    酸碱中和滴定是高考的重要考点之一,而正确选择指示剂是滴定操作成功的关键。指示剂选择得当,可以把实验误差减至最小。下面就指示剂的选择总结如下。

酸碱中和和滴定指示剂的选择之一

 (1)酚酞:酸滴定碱时:颜色由红刚好褪色

碱滴定酸时:颜色由无色到浅红色

(2)甲基橙:酸滴定碱时:颜色由黄到橙色

碱滴定酸时:颜色由红到橙色

一般不选用石蕊

 酸碱中和和滴定指示剂的选择之二

为了减小方法误差,使滴定终点和等当点重合,需要选择适当的指示剂。

强酸与弱碱相互滴定时,应选用甲基橙。

强碱与弱酸相互滴定时,应选用酚酞。

强酸与强碱相互滴定时,既可选用甲基橙,也可选用酚酞作指示剂。

注意,中和滴定不能用石蕊作指示剂。原因是石蕊的变色范围(pH5.0~8.0)太宽,到达滴定终点时颜色变化不明显,不易观察。
http://s13/middle/4c13c048gacc55ab8471c&690

    酸碱中和滴定指示剂的选择之三

 为了使指示剂的变色不发生异常导致误差,中和滴定时指示剂的用量不可过多,温度不宜过高,强酸或强碱的浓度不宜过大。

http://s14/middle/4c13c048gacc55c2760dd&690                   一、石蕊试液颜色变化不明显,对滴定终点的指示不准确,一般不作酸碱中和滴定的指示剂,常选酚酞和甲基橙作指示剂。

  例1. 用已知浓度的NaOH溶液测定硫酸的浓度,参考下表,从中选出正确的选项(   

 

锥形瓶中的溶液

滴定管中的溶液

选用的指示剂

选用的滴定管

A

石蕊

碱式

B

酚酞

酸式

C

甲基橙

酸式

D

酚酞

碱式

    解析:石蕊试液变色不明显,一般不作酸碱中和滴定的指示剂,A错;碱液不能盛放在酸式滴定管中,B错;当锥形瓶内为碱液时,滴入甲基橙,终点时颜色由黄色→橙色,便于观察,C对;当锥形瓶内为酸液时,滴入酚酞,终点颜色由无色→浅红色,也便于观察,D对。因此答案为CD。

二、根据滴定所用酸碱的强弱而定:强酸、强碱互相滴定,选酚酞或甲基橙作指示剂都可以;强酸、弱碱互相滴定,选甲基橙作指示剂;强碱、弱酸互相滴定,选酚酞作指示剂。

  例2. 以下是几种酸碱指示剂变色的pH范围:

    (1)甲基橙3.1~4.4;

    (2)甲基红4.4~6.2;

    (3)酚酞8.2~10.0。

    现用0.1mol/L的NaOH溶液滴定浓度相近的醋酸时,上述指示剂(   

    A. 都可以

    B. 只能用(3)

    C. 可以用①或②

    D. 可以用②或③

    解析:用NaOH溶液滴定浓度相近的醋酸,当两者正好中和时,因生成的醋酸钠属于强碱弱酸盐,水解使溶液呈碱性,而甲基橙和甲基红的变色都发生在酸性范围内(如果选它们作指示剂,终点时需要有较多的弱酸过量才行)。因此,所选指示剂不能用甲基橙和甲基红,而应该用变色发生在碱性范围内的酚酞。答案为B。

【例题3】下列各项错误的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属于终点现象判断不正确的是

 

 

锥形瓶

滴定管

指示剂

滴定管类型

滴定终点标志

A

NaOH溶液

盐酸

酚酞

酸式

滴定管

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由红色变成无色,半分钟内溶液颜色无变化

B

盐酸

NaOH溶液

甲基橙

酸式

滴定管

最后一滴时,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由红色变成橙色,半分钟内溶液颜色无变化

C

盐酸

氨水

甲基橙

酸式

滴定管

最后一滴时,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由红色变成橙色,半分钟内溶液颜色无变化

D

NaOH溶液

醋酸溶液

紫色石蕊

碱式

滴定管

最后一滴时,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由蓝色变成紫色色,半分钟内溶液颜色无变化

 解析:A项,滴定终点的标志是红色刚好变成无色,且半分钟内溶液颜色无变化。因为如果滴加盐酸过量,溶液仍然是无色,因此A项属于终点现象描述错误;B项、C项应用碱式滴定管,属于仪器选择错误;D项,指示剂、滴定管选择度错误。答案:A

句型: 最后一滴时,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由      色刚好变成     色,且半分钟内溶液颜色无变化

 

三、在测定未知碱(可能含Na2CO3、NaOH、NaHCO3中的一种或两种)其组分的含量或判断其组成时,采用双指示剂法(滴定中选用两种指示剂)进行分析。

  例4 双指示剂法可用来测定由NaOH、NaHCO3、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的含量,具体做法是:向待测液中加入酚酞,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当红色退去时,NaOH完全被中和,且Na2CO3完全转化为NaHCO3,这时消耗V1 mL盐酸,然后再向待液中加入甲基橙,再继续滴加盐酸标准溶液,当溶液由黄变橙时,NaHCO3被转化为NaCl,这时消耗V2 mL盐酸。

 (1)       判断物质的组成,用NaOH、NaHCO3、Na2CO3填写下表的空格:

 

V1V2

的变化

V1≠0

V2=0

V1=0

V2≠0

V1V2≠0

V1V2>0

V2V1>0

式 样

成 分

 

 

 

 

 

 (2)若盐酸浓度为0.5 mol/L,含惰性杂质的混合物重1.20 g,V1为30.00 mL   ,V2为5.00 mL,求各成分的质量分数。

 解析:(1)用酚酞作指示剂时,发生下面两个反应:

Na2CO3 +HCl = NaHCO3 + NaCl;NaOH + HCl = NaCl + H2O

 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时反应为:NaHCO3 +HCl = NaCl + H2O + CO2 

 此外溶液中NaOH和NaHCO3不能共存,因为还要发生如下反应:

 NaOH + NaHCO3 = Na2CO3 + H2O,原混合物可分为以下五种情况来讨论:

 ①若只含NaOH,则V1≠0,V2=0;

 ②若只含NaHCO3,则V1=0,V2≠0;

 ③若只含Na2CO3,则V1V2≠0;

 ④若含NaOH和Na2CO3,则V1V2>0;

 ⑤若含Na2CO3和NaHCO3,则V2V1>0。

由此可知,题中各情况下式样的成分为:①NaOH;②NaHCO3;③Na2CO3;④含NaOH和Na2CO3

 ⑤含Na2CO3和NaHCO3

 (2)由于V1V2>0,故该试样是由NaOH和Na2CO3以及惰性杂质组成。

设NaOH含量为x

 Na2CO3 → HCl → NaHCO3 → HCl

                     1

          5 mL               5 mL

 NaOH       →         HCl

                     1

            (30-5)×10-3×0.5 mol

 解得x = 0.0125 mol,故m(NaOH) = 0.0125×40 g = 0.5 g

 n(Na2CO3) = n(HCl) = 5×10-3×0.5 mol = 0.0025 mol

          m(Na2CO3) = 0.0025 mol×106 g/mol = 0.265 g

w(NaOH) = ×100% = 41.67%

 w(Na2CO3) = ×100%= 22.1%

 其它杂质的质量分数为:

 1-41.67%-22.1%= 36.23%

 答案:见解析。

 点拨:为了测定某混合物的组成,可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的性质,依据反应中特定的定量关系,以及反应过程中溶液的  变化,采用两种不同的指示剂来进行滴定。求解时要注意各阶段反应中的定量关系。

 说明:(1)酸碱恰好中和时溶液不一定呈中性,最终溶液的酸碱性还是取决于生成盐的水解情况。

(2)滴定终点与完全中和是有差距的,滴定终点是指示剂变色点,完全中和点是酸碱恰好反应点。

 

例题5、有一种溶液中含有的溶质可能是NaOH、Na2CO3和NaHCO3中的一种或两种。现取等体积的两份上述溶液,分别以酚酞和甲基橙作指示剂,用同样浓度的盐酸进行滴定,当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盐酸的体积分别为V1mL和V2mL,如果V12<2V1,则上述溶液中的溶质是(   

A.   NaHCO3              B. Na2CO3、NaHCO3

C.    Na2CO3                  D. NaOH、Na2CO3

 http://s4/middle/4c13c048gacc5631fd813&690

可能的溶质

V1与V2的关系

NaOH

 

NaHCO3

 

Na2CO3

 

NaOH、Na2CO3

 

Na2CO3、NaHCO3

 

    由题V12<2V1,故上述溶液中的溶质是NaOH和Na2CO3。答案为D。

 

 

【知识浓缩】

            1、原则变色明显,接近终点

            强酸强碱之间的互滴,甲基橙或酚酞都可以选用

强酸中和弱碱时,选择甲基橙(变色范围pH在3.1~4.4,生成强酸弱碱盐显酸性);强碱中和弱酸时,选择酚酞(变色范围pH在8.2~10.0,生成强碱弱酸盐显碱性)2、终点判断句型: 最后一滴时,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由      色刚好变成     色,且半分钟内溶液颜色无变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