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南非常访谈录:“二次发售”能管住“大小非”?

标签:
李南湖南卫视听我非常道奥运股市大小非股票 |
分类: ★李南访谈★ |
邀请嘉宾:资深证券记者、《上海证券报》首席记者周翀、非常观察员:张景东
李南非常访谈录(精彩节选)
李南:你觉得还有什么可以拿出来说的政策暖风
周翀:我觉得像上周还有大股东增持的,还提了一个头,是那个上市公司回购
李南:上市公司回购,你把内容稍微给我们说一下,给我们回顾一下
周翀:大股东增持的那个办法,征求意见稿已经出来了差不多,就是鼓励这个大股东往回买股票
李南:便宜了,你自己买点,对吧
周翀:对,然后接下来,他开那次会的同时呢,还说了一个,叫做上市公司的回购,回购注销,或者回购用于其它的用途,这个办法还没有出来。
李南:但是原则性的已经出来了
周翀:但是他已经说,他们现在在研究这个事了,可能很快要出来了
李南:这么说景东,你觉得你,咱们先猜想一下大的路径,你觉得能够看出管理层真的开始后奥运开始动手了?
张景东:其实他思路还是有的,而且就是说比较接近于,我们期望的那条路径,因为现在我比较关心的两个问题,一个就是场外的因素,一个是场内的因素,场外其实我们最关心的就是说,剩下的几个月宏观调控,会有什么调整,会有什么措施
李南:这证监会说了不算
张景东:这个证监会管不住
李南:对,管不着
张景东:但大家现在很关心,因为这个直接关系到,这个未来宏观经济走向,大家不都说为什么调整,市场调整,因为宏观调控回落,所以这方面很重要,第二关于市场内部的因素,其实最重要的是,一个供求失衡的问题怎么解决,供求失衡是里面最大的问题,就是一个大小非问题,这个问题怎么解决,有什么办法没有
李南:那这些不在解决吗?
张景东:其实都是在接近这个思路,但是我觉得到现在为止,好像还都没有贴近正题,因为你无论是什么,二次发售也好,是什么大股东增持也好,是什么锁定期延长也好,其实最后都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李南:大股东增持其实是可以有供给,它其实是等于说是需求,增加了资金增加需求,然后你二次发售呢,大家会理解成,它其实是对大小非的一个限制。
周翀:这个我能说,6月22号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在证监会一个党委的会议上,他说了几句话,四句,第一叫做有序调节融资节奏,这看见着了,大盘股发行什么的
李南:发了中国南车
周翀:比去年少,第二个以适当方式:定期公布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数据,这个上个月已经开始披露了,六七两个月的数据都出来了,第三句话叫做鼓励和引导长期资金入市,那么这句话呢,我觉得可以解读,这个分红的这个政策,因为社保和企业年金入市的话,很大程度它需要每年持续性的稳定的那种现金回报,这样的话,你分红肯定对这个是有好处的。第四个叫做逐步完善市场的内在稳定机制,这句话里头其实应该就包括了大股东增持,上市公司回购,还包括咱们今天谈的这个二次的发售,我是这么理解的。
张景东:要解决供求问题,应该是两个方面,供给和需求。现在给我一个感觉就是说,主要是在供给这方面想办法,怎么想办法呢?就千方百计地限制供给,你不大小非要卖吗,那我就想办法限制你,原来解禁之后,可以直接在市场里就抛了,然后呢,不行,说这样压力太大,然后就搞了个大宗交易,说你不能直接在二级市场卖,必须通过大宗交易这个渠道
李南:如果超过1%的持股比例的话,你就要通过这样一个平台去卖
张景东:而且现在看大宗交易还是管不住,那怎么办呢?就想出了一个二次发售,虽然到现在为止二次发售是怎么回事,我们谁也不清楚。
李南:你觉得是管,就你如果是小非的话,就觉得有这么多政策,干脆我赶紧卖了算了
张景东:赶紧卖,先卖,要不然以后不知道,还有什么妖蛾子出来呢,我们看市场的现实也是这样,你看5月份、6月份、7月份,一直到8月份,基本上这个小非减持比例是成倍地在增加
李南:成倍在增加,但是我看到了周翀的文章写的,绝非进一步限制度过锁定期的限售股流通,也就是说并不认为,管理层并不认为这样的政策,它是在对大小非进行限制,这个怎么理解呢,你看,景东说的,如果他是小非的话,这政策一出,他赶紧趁你细则没出来,我赶紧抛了再说。
周翀:我声明一下,我说的可不是管理层想的,我按我自己理解来说
李南:好,你就按你自己理解来说,解读嘛,是吧
周翀:我觉得是这样就是说,如果你要承认股权分置改革,解决的是股权分置问题的话,那么股改必然的一个结果就是说,肯定所有股票都是可流通的,既然都是可流通的话,一些限售股,度过了锁定期以后,你就没有理由再去限制它,实际上证监会的,从大宗交易到二次发售,它的这个思路是什么呢,因为我们原来市场是在一个股权分置环境下的市场,那么我们很多机制建设呢,都是基于股权分置,这个市场环境来做的建设,现在我们终于迎来了全流通,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一定要把全流通市场,环境下的机制建设来做好,而这个大宗交易和二次发售都是在全流通的市场环境下,必须的一些市场机制
李南:就完善制度,完善机制的一个基础的工作
周翀:像这个大宗交易,是不是在场内进行,或者说是在场外进行,国外很多成熟市场也是,它是在场外进行的嘛,它跟二级市场的价格有联系,但不见得是一定要一样
李南:会稍微低一点
周翀:它减少一下对市场的冲击,还有这个二次发售,实际上它我觉得,可能也是一种流动性管理的工具,包括那个叫做可交换债,都是这种思路
李南:就是说可以用可交换债,和二次发售捆绑在一起来解决这个大小非的一个流通问题。那么这个二次发售,景东刚才说了,他就栽在二次发售上了最近,二次发售到底是,你是会担心什么问题?
张景东:他二次发售的思路,应该是大小非把股票卖给券商
周翀:它是由券商来承销
张景东:然后券商来,就是相当于IPO的方式,我把这接下来,然后在市场里面再减持,是这么一个过程
周翀:你说要是卖给券商的话,那应该等于券商是做市商,我理解好像还不是,就是说券商还是像IPO一样,他把这股票来承销出去,然后他从这个中间提点什么,手续费、经纪费、是这样
张景东:这就IPO方式
李南:那他卖给谁呢 卖给二级市场,这就看券商的能力了,券商自己要去找客户嘛
张景东:你可以通过场外去找客户来买
周翀:对,它是在场外卖,它卖的也不见得一定是机构,可能散户也可以买,我是这么理解的
李南:但它这个价格怎么形成呢,价格怎么形成,跟二级市场价格,因为我看你的文章里面说到,它说是会以这种,市场化的机制来定价,那么就一定是靠近二级市场的价格
张景东:就是双方讨价还价
李南:你不能太低了
张景东:券商和大小非之间,我们俩坐下来谈,比如说市场价可能10块,也许我出8块,8块5,你给不给我?是这么一个过程。
李南:太低了,这个大小非不干,太高了,这个券商又不干,券商又不干了,因为他怕卖不出去嘛,但可能就会很接近于,二级市场的价格实际上。
张景东:我觉得为什么美国、香港差别这么大,可能跟它市场地位有关系,中国香港毕竟是一个远东地区的,一个新兴市场,对美国来讲,所以它要吸引投资者来,要吸引人家来怎么办呢,就给人更大的自由度,那不像美国,美国很牛嘛,所以我管得很严,我要保证我投资者利益,有这样一种区别,那至于咱们将来会怎么样,我是觉得可能会偏向于后者,偏向于香港模式,因为你让我们大股东填单申报给证监会,证监会来这么管,可能难度是比较大。
李南:而且刚才你也说过,就是说其实二次发售这东西,就是大家有一个想法是针对于大小非的,但是其实呢,管理层说我不是针对大小非的,我是做的一个制度的完善,然后我今天看到一个文章它说,大小非你觉得厉害吧,我告诉你更厉害的,就是新股,就是说,在新老划断之后,从中工国际第一支没有大小非开始,你知道的什么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中石油等等等等,全部都是没有大小非的,过了这个锁定期就可以全部都抛了,他一算,理论上,2009年10月份,这个是工商银行吧,就会有多少多少万的出来
张景东:中石油,两万多亿
李南:2010年10月份,中石油会有两万多亿的市值出来,相当于什么呢,深交所现在全部的流通市值。
张景东:这个我觉得混淆了一个概念,就是解禁和减持,这些东西是两个概念,就是说我有流通权了,这就解禁了,但是我是不是卖,是另外一回事
张景东:不能把这个混为一谈,那这个事情以后就没法做了
周翀:非常影响预期
李南:而且我觉得在海外市场上,我过了锁定期我自然是可以卖的,你这不让我卖那算怎么回事呢
周翀:我们只是给你提供一个更好的通路,让你能够把这大宗股份打得更散,原来一个人持有的情况下,我只要卖了,对市场就有冲击,现在假如说我100个人持有了,那可能其中有50个人想卖,有50个人他不想卖,这就少了一半,这50个想卖的人,你今天想卖,我明天想卖,他后天想卖,是不是,所以他这个冲击就不是一次性的,这么大宗,像那个重磅炸弹,炸下来一样的,而是像那个,比如说小雨点,微微细雨啊,大家觉得在这种环境下,气侯又很凉爽,是吧,身体又很舒服,少出点汗,这不是很舒服吗。
李南:这就是说对于以后的,这样一些解禁,但是可能会减持的行为,这个政策就是二次发售,是都要管的,它是这么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的,是吗?
周翀:我理解应该只要达到1%的那个标准,符合大宗交易的。(文字未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