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腔随笔29)也谈茂腔代表剧“八大记”
(2011-03-23 16:16:25)
标签:
八大记张廷秀绣鞋记罗衫记张郎休妻茂腔杂谈 |
分类: 茂腔情缘 |
茂腔代表剧“四大京”“八大记”,圈内人尽皆知。可惜几个专业剧团合起来,除了“四大京”勉强有折子戏形式演出外,“八大记”至今没有演齐全,空有其名。
《罗衫记》:目前大都以曹述之本为准,前身为青岛金光茂腔剧团的胶州茂腔剧团曾金凤孙瑞秀演出最为经典。从前农村演此剧,还有郑月素下山,认义父母写状,徐能还有一女徐翠莲等情节。故事取材自冯梦龙“三言二拍”中《苏知县罗衫再合》,据说“五坝江口”就在胶南市坡里一带,故老年人传言“胶南不演《罗衫记》,胶州不演《血手印》”。近年胶南茂腔剧团也排演了《罗衫记》,胶南胶州的老演员都没有证实上述说法。
《玉杯记》:孙红菊率领的“胶州心连心茂腔剧团”有演出“王二英思夫”录像,从张廷秀得中出京开始,花园“对帘”相认结束。实际上前面还有张廷秀一家逃难苏州,到王家做万字楼雕刻,王家认廷秀义子,廷秀进京路上被赵旺暗算,花子金秀风相救等情节。《回杯记》为其中一部分。
《绣鞋记》:实际上就是《王定保借当》,目前茂腔吕剧演出本基本相同。但茂腔同时还有《三节烈》,是对《绣鞋记》的再加工和延伸。1962年茂腔演员刘翠兰灌制“杀鸡”唱段,展现秋兰招待王定保的情景,在所有现存剧本中都没有收录。2011年青岛市(胶州)茂腔剧团庆祝建团60周年,王春艳老师演唱了秋兰的一段唱。
《火龙记》:胶南茂腔剧团上世纪80年代有《张郎休妻》磁带,后来王淑贤老师带领王本宏等摄制舞台录像。胶州心连心剧团也有《张郎休妻》VCD,剧本不同,演法比较传统。柳腔《火龙记》应该是最贴近原貌,唱词极为乡土,比如丁香回忆在娘家所受伦理规范的教育,张郎瞎眼要饭后,丁香为其作面条时的唱段,每句都有历史典故。
《金簪记》:最早喜欢上这个戏,还是从即墨柳腔老演员管秀兰的《月墙》开始,王美蓉和杨二舍精彩的对唱和唱词,简直无人可出其右。小时候曾经看过湖南花鼓戏电影《花墙会》,几出戏凑到一起,才能通晓《金簪记》的全貌。
《钥匙记》:儿时农村业余茂腔剧团常演,印象深刻的是虔婆啰嗦自己的风流事,为了搜转香楼钥匙,三九天往苏凤英身上泼凉水,以及神仙李长庚脱鞋打张小等情节。柳腔两个版本都没演《庞山会》和《大报仇》。而茂腔专业剧团几乎都没有这个戏。
《风筝记》:这几乎是唯一一个茂腔柳腔目前都没有音像流传的剧目,只能通过剧本大体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