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标签:

八大记

张廷秀

绣鞋记

罗衫记

张郎休妻

茂腔

杂谈

分类: 茂腔情缘

茂腔代表剧“四大京”“八大记”,圈内人尽皆知。可惜几个专业剧团合起来,除了“四大京”勉强有折子戏形式演出外,“八大记”至今没有演齐全,空有其名。

 

《罗衫记》:目前大都以曹述之本为准,前身为青岛金光茂腔剧团的胶州茂腔剧团曾金凤孙瑞秀演出最为经典。从前农村演此剧,还有郑月素下山,认义父母写状,徐能还有一女徐翠莲等情节。故事取材自冯梦龙“三言二拍”中《苏知县罗衫再合》,据说“五坝江口”就在胶南市坡里一带,故老年人传言“胶南不演《罗衫记》,胶州不演《血手印》”。近年胶南茂腔剧团也排演了《罗衫记》,胶南胶州的老演员都没有证实上述说法。

 

《玉杯记》:孙红菊率领的“胶州心连心茂腔剧团”有演出“王二英思夫”录像,从张廷秀得中出京开始,花园“对帘”相认结束。实际上前面还有张廷秀一家逃难苏州,到王家做万字楼雕刻,王家认廷秀义子,廷秀进京路上被赵旺暗算,花子金秀风相救等情节。《回杯记》为其中一部分。

 

《绣鞋记》:实际上就是《王定保借当》,目前茂腔吕剧演出本基本相同。但茂腔同时还有《三节烈》,是对《绣鞋记》的再加工和延伸。1962年茂腔演员刘翠兰

标签:

茂腔

《东京》

新浪uc

戏曲房间

分类: 茂腔情缘
近两年在新浪UC戏曲房间娱乐,经常会到非茂腔房间串门。但是由于大家对茂腔不熟悉,就将所唱剧目选段制作成字幕,竟也发展了一批茂腔流行地区以外的戏迷。目前来自烟台、淄博、东营的戏迷唱茂腔,居然也很有成就了。

灵堂

卢凤英:
我的婆母娘——
(散板)见灵堂不由我泪如泉涌,
无端风波起,大祸降头顶
婆母娘丧残生,举目凄凉好伤情
(慢原板)
大比年我丈夫进京求名,与婆母相依为命度秋冬
我兄弟被陷害身押牢笼,只剩下我与我的小宝童
遭横祸遇灾星,忍饥饿家贫穷
人死无有棺木盛,活活难煞我卢凤英
(反调原板)
想当年我公爹官居公卿,死囚牢曾救过老赵洪
老赵洪为感恩攀结连理,我兄弟与赵美蓉把亲成
谁料想我公爹下世去,又遭天火把俺的家烧穷
老赵洪心肠狠嫌贫赖婚,逼兄弟退婚下绝情
赵小姐闻此事心不忍,约兄弟三更赠银花园中
老赵洪趁此兴毒计,污兄弟杀人劫财被押牢笼
求天天无语,求地地无声
悲切切哭连声,只落得人死停灵在家中
标签:

西京

茂腔

戏词

经史

李彦荣

胶南

杂谈

分类: 茂腔情缘

胶南茂腔《西京》戏词

 

李彦荣(定场诗)

 

标签:

胶州茂腔

丑角

张建华

分类: 茂腔情缘

2007茂腔著名演员访谈(一)

千生万旦 一丑难求

——记胶州市茂腔剧团著名丑角演员张建华

南太水木(2007-10-25)

 

左起:张建华夫人、张建华、作者、张树森、田智群

 

大凡喜欢传统戏曲的人,都知道“无丑不成戏”这句戏谚。戏曲丑角的出场总能给剧目带来轻松和愉悦。京剧历史上大名鼎鼎的萧长华、叶

标签:

茂腔

我儿

罗衫记

李双双

孙瑞秀

胶州

分类: 茂腔情缘

尽管喜欢茂腔多年,又身为胶州人,却从来没有机会看过一场现场演出;尽管像追星一样狂热地喜爱茂腔演员,却完全不认识任何一位心目中的茂腔偶像。一切的印象和想像,都来自于自幼对茂腔剧目的倾听、理解和感受,不可避免地要把演员和剧中角色联系起来,仿佛演员就是剧中人,剧中人就是演员。

 

经典剧目《罗衫记》,是我接触最早的茂腔戏。数十年间,青岛(金光)茂腔剧团的演出和磁带的普及,曾金凤已经成为人们心目中最正宗的“徐继祖”,而孙瑞秀也绝非偶然地成为至少三代人理想中的“郑月素”。

 

多少年来,孙瑞秀那嘹亮中带有沙甜的唱腔,成为我生命中挥之不去的旋律。“今日盼来明日等”,“可怜我有仇未曾报”,“郑月素跪察院珠泪滚滚”……她饱含感情的演唱,把人们的心紧紧抓住,带入到郑月素的伤心往事:丈夫被水贼抛江落水,自己险些被水贼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