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长城乡境内的古长城烽火台集景

(2011-01-18 21:21:17)
标签:

戚继光

西北

烽火台

a1

军事防御

文化

分类: 卓尼文化

    烽火台(the Beacon Tower)又称烽燧,俗称烽堠、烟墩,古时用于点燃烟火传递重要消息的高台,系古代重要军事防御设施,最古老但行之有效的土电报。烽火台是为防止敌人入侵而建的,遇有敌情发生,则白天施烟,夜间点火,台台相连,传递讯息。

 

http://s10/middle/4c1194cfx9a1ed653fa19&690
“烽火”,古代边防报警的两种信号,白天放烟叫“烽”,夜间举火叫“燧”。
http://s12/middle/4c1194cfx9a1eddb812eb&690

    烽火台的建筑早于长城,但自长城出现后,长城沿线的烽火台便与长城密切结为一体,成为长城防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的甚至就建在长城上,特别是汉,朝廷非常重视烽火台的建筑。


http://s15/middle/4c1194cfx9a1ee455b65e&690
 烽火,也叫烽燧,是古代军情报警的一种措施,即敌人白天侵犯时就燃烟(烽),夜间来犯就点火(燧)以可见的烟气和光亮向各方与上级报警。烽火台在汉代称作烽堠(烽候)、亭燧,唐宋称作烽台,并把“烽燧”一词也引申为烽火台,明代则一般称作烟墩或墩台(西北明代墩台,大的还有御敌之功能,小的则只有观望远方的作用而无点烽火之功能)。烽火台一般相距10里左右,明代也有距离5里左右的,守台士兵发现敌人来犯时,立即于台上燃起烽火,邻台见到后依样随之,这样敌情便可迅速传递到军事中枢部门。
http://s9/middle/4c1194cfx9a1ee9c24628&690
烽火台的形状因时因地而不同,大体为方、圆两种。
http://s12/middle/4c1194cfx9a1eee77d12b&690
    烽火台的建筑早于长城,但自长城出现后,长城沿线的烽火台便与长城密切结为一体,成为长城防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的甚至就建在长城上,特别是汉代,朝廷非常重视烽火台的建筑,在某些地段,连线的烽火台建筑甚至取代了长城城墙建筑。
http://s8/middle/4c1194cfx9a1ef44f1db7&690
     长城沿线的烽火台的建筑与长城一样,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在西北的烽火台多为夯土打筑,也有用土坯垒筑;山区的多为石块垒砌;中东部的自明代有用砖石垒砌或全砖包砌的。
http://s16/middle/4c1194cfx9a1ef801355f&690
    烽火台的布置除有建在早期长城干线上之外,一般分为三种:一种在长城城墙以外沿通道向远处延伸,以监测敌人动向;
http://s13/middle/4c1194cfx9a1efc0ece8c&690
    

     另一种在长城城墙以内,与关隘、镇所、郡县相连,以便及时组织反击作战和坚壁清野;再一种在长城两侧(秦汉时有建在长城上的),以便于迅速调动全线戍边守兵,起而迎敌。早期还有与都城相联系的烽火台,以便尽快向朝廷报警。

http://s4/middle/4c1194cfx9a1eff3789d3&690
烽火台一般独立构筑,也有三、五个成犄角配置为烽堠群的。
http://s9/middle/4c1194cfx9a1f03bf1cd8&690
  

    烽火台是万里长城防御工程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的作用是作为传递军情的设施。烽火台这种传递信息的工具很早就有了,传递的方法是白天燃烟,夜间举火,因白天阳光很强,火光不易见到,夜间火光很远就能看见。这是一传递信息很科学又很迅速的方法。

http://s2/middle/4c1194cfx9a1f08748a31&690

官方宣称的长城长度为7300公里.有多少烽火台可是不得而知!

http://s11/middle/4c1194cfx9a1f0c35e6da&690

    雄伟壮观的万里长城,它横穿中国北方的崇山峻岭之巅,总长度6,700多公里,始建于春秋战国。它是人类建筑史上罕见的古代军事防御工程,它以悠久的历史、浩大的工程、雄伟的气魄著称于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http://s7/middle/4c1194cfx9a1f10250b56&690
 雄伟壮观的万里长城,它横穿中国北方的崇山峻岭之巅,总长度6,700多公里,始建于春秋战国。
http://s6/middle/4c1194cfx9a1f145125f5&690

它是人类建筑史上罕见的古代军事防御工程,它以悠久的历史、浩大的工程、雄伟的气魄著称于世。


http://s8/middle/4c1194cfx9a1f19bdb097&690

 长城是由烽火台和列城等单体建筑发展起来的 。


http://s7/middle/4c1194cfx9a1f20c62b16&690

初建的是彼此相望的烽火台,或是连续不断的防御城堡,而后用城墙把它们联系起来,便成了长城。


http://s5/middle/4c1194cfx9a1f29894574&690

    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东起鸭绿江,西达嘉峪关,途经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 、甘肃9个省、市、自治区 ,随着不同的地形 、山势和地貌而筑 ,大都建在 山岭最高处 ,全长7300千米(14600华里)以上,号称万里长城 。其中从鸭绿江到山海关段,由于工程比较简单,毁坏较为严重。山海关到嘉峪关段,工程较为坚固,保存也较完整,两端两个关城东西遥遥对峙,长度为6700千米(13400华里)。


http://s13/middle/4c1194cfx9a1f324c4bfc&690

   烽火台的功能最重要的是传递军情,它需要与敌台、墙台等长城建筑密切配合。有敌台的地方,敌台可充作传递烽火信息的墩台,没有敌台也没有适于点烽的墙台的地方,按传烽路线必须建有烽火台。蓟镇总兵戚继光在《练兵纪实》中讲:“自古守边不过远斥堠谨烽火。蓟镇以险可恃,烽火不修久矣。缘军马战守应援素未练习分派,故视烽火为无用。今该议拟呈会督抚参酌裁订:凡无空心台之处,即以原墩充之,有空心台所相近百步之内者,俱以空心台充墩。大约相去一、二里,梆鼓相闻为一墩.”戚继光还制定了传烽之法,编成通俗顺口的《传烽歌》让守台官兵背诵熟记。经过严格训练,负责传烽的守军能以烽火准确传递军情,而且迅速,一般三个时辰就可传遍整个蓟镇防线。


http://s8/middle/4c1194cfx9a1f3c5ef007&690
汉代西北烽燧的建筑形式据今考古发掘发现,它主要的建筑物有一个高台望楼,作为望敌情、传递消息之用。
http://s9/middle/4c1194cfx9a1f43e19f18&690

以上文字资料全部来源于《百度》---《烽火台》!

 

    全部图片是本人于2010年9月3日-4日,从甘肃民勤县独自骑自行车沿着武威市凉州区长城乡境内的长城古道所拍摄的,两天行程220公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