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纹砚.《渔歌子》诗意砚

标签:
溪韵阁得砚记罗纹砚《渔歌子》怀玉砚玉山石 |
分类: 溪韵阁得砚记 |
罗纹砚.《渔歌子》诗意随形砚
张志和《渔歌子》诗意艺术品,也是笔者收藏的系列。2012年5月,在鼎雀堂歙砚店看到一方特价水波纹寒江独钓歙砚,砚雕的意境,来自柳宗元《江雪》中诗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砚额刻有此诗。此砚依我看来,更符合我《渔歌子》的意境,扁舟渔翁、蓑衣箬笠。尤其是左侧风吹芦苇,更有斜风细雨的韵味。右侧砚堂水波罗纹清晰自然,有如一湖水浪微澜。与店主几番交流,同意将砚额题诗《江雪》改成《渔歌子》诗文。砚背刻有“溪韵阁藏砚”。砚长25厘米,宽20厘米,厚3厘米。
在与店主的交流中,才知此砚系玉山罗纹石,产自江西上饶市玉山县。玉山与婺源是一山之隔,石质石纹与歙石相近,只是发墨略逊。很多网上销售歙砚,很多以玉山罗纹石、庐山金星石制作。次年,又在“不二砚斋”网店,定制玉山罗纹石渔歌子砚一方。砚形硕大厚重,长34.5厘米,宽16厘米,厚4厘米,重约5公斤。此砚应是江西玉山新坑水浪罗纹石,石色青黑,石质细腻,眉纹水波纹,纹理清晰。长方砚,角浑圆,云水池。砚额左侧为山居人家,山峦起伏,粉墙黛瓦掩映在苍松翠柏之中。砚额右侧刻有《渔歌子》诗文,和“壬辰夏于不二砚斋”字样。有“方”字红色小钤,据店主介绍,作者为方振雄。砚左侧雕有苍松顽石,风斜芦苇。蒙蒙细雨中,扁舟泛湖。箬笠蓑衣渔翁坐于船首,垂钓于湖。砚留湖三分之二为堂,其水波纹若微微涟漪。右侧和底部留2毫米砚缘阻水,更显湖面宽阔。砚背的水波纹,也十分清晰漂亮。根据我的要求,阴刻“溪韵阁藏砚”行书。砚台设计的布局大气开阔,配上《渔歌子》诗句,砚石纹理与砚台意境相得益彰。砚台采用立体浅浮雕刻的手法,又与题材相衬。这方砚不足之处,就是松柏和山峦雕刻时,间隔之间稍微用过机雕辅助工具,没有手工雕刻那么生动。
2017年夏,玉山访砚,对罗纹砚有了深入了解。龙头罗纹石较之龙尾歙石,虽发墨不及,但下墨爽利,且物美价廉,属实用之砚。每每有书家求砚,笔者皆推荐罗纹石。尤其是玉山怀玉乡锦溪村米坑老坑水岩罗纹石,下发不逊龙尾石。玉山访地得玉山雕刻家协会会长廖芝军赠罗纹砚板一方,长方形,长15厘米,宽10厘米,厚2.5厘米。砚石正面为细罗纹,背面为柳絮罗纹,间有金线。属玉山罗纹石中难得的顶级砚料,有道是纹似秋水,色如青黛。罗纹石产地多集中分布于江西省玉山县怀玉(原童坊乡)、樟村、南山、临湖、必姆等西片山区,以樟村的沙溪岭、怀玉乡的石厅,米(茗)坑、干坑所产细罗纹石著称,其石之纹理细密,石质纯净,纹理之间无软硬之分,既便于雕刻制作,又发墨甚佳。佳质之砚石多出自于深穴水坑。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前,怀玉砚石以开采石厅、米(茗)坑两坑为主。
玉山罗纹砚始于唐代,清同治《玉山县志》载:唐大历元年(766年)已有开采。“石之属有体青而带白,纹直而理精者,出沙溪岭,可研。朱子(熹)称为怀玉研。”然有学者不以为然,言清以前未见文献记载。笔者在协助玉山雕刻家协会编撰《中国罗纹砚》一书时,查得宋蔡襄撰《文房四说》和明张应文《论砚》中所述罗纹石,并非龙尾石,而指玉山罗纹石。宋蔡襄在《文房四说》中有多处论及罗纹石:“新作无池研,龙尾石罗纹、金星,如玉者佳。”“婺源石砚有罗文、金星、蛾眉、角浪、松文、豆斑之类,其要在坚宻温润:天将阴雨,水脉自生,至可磨墨,斯可宝者。”“向者但知有端岩、龙尾,求之不巳,遂极品类,仆之所好有异于人乎?青州石末砚受墨而费笔,龙尾石得墨迟而乆不燥,罗文石起墨过龙尾,端溪龙窟岩紫石又次之,古瓦类石未。”笔者以为前两处罗纹应是龙尾罗纹石,后一处“罗文石起墨过龙尾”所指的是玉山罗纹石。明张应文《论砚》称:“端石之亚有歙溪龙尾石、细罗纹石、洮河绿石、葛仙公岩方城石、万州悬金崖金星石、延平风咮石,皆美材也。”细罗纹石如果是龙尾山罗纹石,不可能与端、歙及洮河石等并列而论。惜《中国罗纹砚》付梓仓促,笔者研学心得未能收入此书。此外,宋杜绾《云林石谱》:“玉山石
信州玉山县,地名宾贤乡,石出溪涧中,石色清润,扣之有声。土人采而为砚,颇剉墨。比来翻制新样,如莲、杏叶,颇适人意。”所言玉山石,也应是罗纹石。至于被广泛引用的宋代理学家朱熹《怀玉砚铭》:“……怀玉山相连,山产砚石,盖歙砚之佳也。”查朱熹《晦庵集》卷八十五“铭”,见《怀玉砚铭》,却未见上述文字。
13.03.01.03
罗纹砚.《渔歌子》随形诗意砚.溪韵阁藏
13.03.01.01
罗纹砚.《渔歌子》长方诗意砚.溪韵阁藏
13.03.02.01
罗纹砚.米坑水岩砚板.溪韵阁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