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石砚.《双双平安》双池砚

标签:
溪韵阁得砚记太湖石砚苏砚太湖石双池砚 |
分类: 溪韵阁得砚记 |
太湖石砚.《双双平安》双池砚
10月18日,微拍得堆耘馆太湖石砚一方。馆主居湖州南太湖开发区,近日活忙,还是通过快递寄送。不料德邦快递居然发到嘉兴中转,本来距笔者不足10公里的路程,兜兜转转,绕一大圈,到昨天(23日)才收货。
太湖石双池大砚,长25厘米,宽21厘米,厚7厘米,重近15公斤。砚开茧形深邃双池,瓶口为池。四周及中间起低边成缘,隔为双堂,形成双瓶图案。名曰:双双平安。砚四侧内敛,砚背未磨,一角缺石,依然稳重。馆主称大明时期,个见更具元之风格,古朴大气,厚大墩实。皮壳温润自然,石色青中泛白,金银丝线交叉散布。
2019年4月,曾微拍得江南石器时代太湖石底层石石板一块,长26厘米。宽22厘米,厚8厘米。通体风化,白色石屑为皮;石乳渗出,形成石筋纵横。顶面平整,皮壳苍古自然。名曰:纵横江湖。
太湖石,多窟窿和褶皱纹理,可造假山,故又名窟窿石、假山石,点缀园林庭院等人文景观。古人云:“错落复崔巍,苍然玉一堆。峰骈仙掌出,罅拆剑门开”。把我们引入这种千古名石营造的意境之中。太湖石为我国古代著名四大玩石之一(英石、太湖石、灵璧石、昆石),因产于太湖而得名,它是指江苏、浙江环太湖的苏州洞庭西山、无锡宜兴、湖州长兴一带所产的石灰岩。
太湖石是由石灰岩遭到长时间侵蚀后慢慢形成的,分有水石和干石两种。水石是在河湖中经水波荡涤,历久侵蚀而缓慢形成的。干石则是地质时期的石灰石在酸性红壤的历久侵蚀下而形成。形状各异,姿态万千,通灵剔透的太湖石,最能体现“皱、漏、瘦、透”之美,其色泽以白石为多,少有青黑石、黄石。故特别适宜布置园林、庭院景色等,是一种玲珑剔透的观赏石头,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还有一种广义上的太湖石,即把各地产的由岩溶作用形成的千姿百态的碳酸盐岩统称为“太湖石”。浙江太湖石由石炭系黄龙组与船山组、二迭系栖霞组、二迭系长兴组、三迭系青龙群等碳酸盐岩形成。分布于煤山盆地四周、白岘乡等地。
据《清异录》载:五代后晋时代开始有人玩赏,到唐代开始特别盛行。唐代身居相位之尊的牛僧孺就是一个酷爱收藏太湖石的人。白居易写《太湖石记》专门记述,称他在府第归仁里和南郭的别墅收藏太湖石极富,“游息之时,与石为伍”,甚至到了“待之如宾友,视之如贤哲,重之如宝玉,爱之如儿孙”的地步,可见其爱石之深。太湖石,《云林石谱》中也专门有记载。而发生在北宋末期的“花石纲”指的就是太湖石,从而引起了农民起义。
太湖石为砚,始于唐代。其石质细密,呈黑、白、青灰等色。唐皮日休《五贶诗并序》:“……有龟(应为“鼋”)头山叠石砚,高不及二寸,其刃数百,谓太湖砚。……<太湖砚>‘求于花石间,怪状乃天然。中莹五寸剑,外差千叠莲。月融还似洗,云湿便堪研。寄与先生后,应添内外篇。’”(《全唐诗》第九函第九册第612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0月第一版,下册第1549页。)陆龟蒙《奉和袭美赠魏处士五贶诗·太湖砚》:“谁截小秋滩,闲窥四绪宽。绕为千嶂远,深置一潭寒。坐久云应出,诗成墨未干。不知新博物,何处拟重刊。”(《全唐诗》第九函第十册第622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0月第一版,下册第1572页。)皮日休(约838年-约883年),晚唐文学家。字袭美,一字逸少,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曾居住在鹿门山,道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醉士等。皮日休是晚唐著名诗人、文学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其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被鲁迅赞誉为唐末“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陆龟蒙(?-约881年),字鲁望,自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长洲(今江苏省苏州)人,唐代诗人、农学家。陆龟蒙举进士不第,曾作湖、苏二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今江苏吴县甪直)。与皮日休齐名,人称“皮陆”,实逊于皮。
宋高似孙《砚笺》“太湖石”条引皮日休序曰:“处士魏不琢买龟(应为“鼋”)头山叠石砚,高不及二寸,其刃数百,谓太湖砚。(日休)诗:‘求于花石间,怪状乃天然。中莹五寸剑,外差干叠莲。’陆龟蒙诗‘截石下秋滩,间窥四绪宽。绕为千峰远,深置一寒潭。’《王子年拾遗记》曰‘吴郡有砚石山。’”(《砚笺》卷三,第九页,楝亭藏本,扬州诗局重刊。桑行之等编《说砚》(上),古玩文化丛书,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4年10月第一版,第23页。)《苏州府志》:“鼋头山中产青石,徽宗朝采贡,故东南有花石岗。非独可为桥板、阶础之类,有天然玲珑者谓之花石,时甚珍之。工人以此资业,且善雕琢。或飞凤走兽,击之,其声清越,有金玉之韵;或斫为佛像器用,靡所不有。又一种色白而温润,堪为玩具,号为玉石,有胎斑者光泽可爱,可充砚石,不在端、歙之次,工匠尤秘惜之”。(注:此志为何版本,笔者未考。)这里所指的鼋头山,即现今苏州太湖西山,有鼋山、鼋头镇之旧称。
皮诗所述太湖砚,应该是苏州鼋头山一带的石灰岩叠石所制,属太湖石砚的一个种类。太湖西山太湖石中的叠石,容易剥层,稍加雕刻,便可制成石函砚。笔者所藏两砚,应是太湖石的底层石所制。
09.05.01.01
太湖石砚.元明.《双双平安》双池砚.溪韵阁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