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砚事录.廿六砚事记.朱耷品砚诗

标签:
溪韵阁砚事录八大山人与砚田横砚砣矶砚 |
分类: 溪韵阁砚事录 |
廿六砚事记.朱耷品砚诗
崂山绿石砚一枚顺丰寄赠北京王军先生。
余见民协古砚群砚友米西发八大山人《品砚》诗,诗涉大沱砚、砣矶砚和田横砚,且留图分享。
朱耷(1626年—约1705年),字刃庵,号八大山人、雪个、个山、人屋、道朗等,出家时释名传綮,汉族,江西南昌人
。明末清初画家,中国画一代宗师。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的九世孙,本是皇家世孙。明亡后削发为僧,成了亡命之徒,后改信道教,住南昌青云谱道院。擅书画,花鸟以水墨写意为主,形象夸张奇特,笔墨凝炼沉毅,风格雄奇隽永;山水师法董其昌,笔致简洁,有静穆之趣,得疏旷之韵。擅书法,能诗文,用墨极少。
《寄答庐陵赵年翁品砚》:
“宋家沱石今还在,赵老鼍矶何处耶?
念把云飞心灿烂 , 更谁南去点琵琶?
庐陵往复重相识,海岳磨砻却是差。
遗诏往时山岛内,田横一横死为家。”
注:庐陵赵年翁应是八大山人朋友。群内讨论,诗中庐陵有人认为是指欧阳修,他在《六一居士笔记》中自叙道:“余为夷陵令,尝得一枚,聊记以广闻尔。”并将大沱石载于所著的《砚谱》:“归州大沱石斑斑有文,其色青黑,亦颇发墨。”可见“宋人固尝取大沱石为砚”此言不虚。应该说欧阳修和大坨石的一段故事,欧阳修砚谱中收录大沱石,所以他后一首诗说庐陵谱。海岳那一句是说米芾砚史。
因为这个赵姓的人是庐陵人,与欧阳同乡,所以就拈出欧阳修来。理有风涛之象,纹头紧慢不等,治难平。得墨快,渗墨无光彩,色绿可爱如贲,色澹如水苍玉。治难平,磨制很不方便所以磨砻却是差。
有人认为,米芾这段其实有点乱,他说的归州石,不是大沱石,他说的夔州石是大沱。下面那句点琵琶似乎也是用道君皇帝的典故。鼍基和这皇帝老二关系,都是画花鸟的。
这一小段文字居然那么多谜语。
另有题画诗一首:
“沱石荆南尽,端州竟莫凭。
因之古式砚,一倩谱庐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