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白玉砚.《白珉之研》淌池玩砚

标签:
汉白玉砚房山大石窝溪韵阁藏砚京砚珉 |
分类: 溪韵阁得砚记 |
汉白玉砚.《白珉之研》淌池玩砚
2018年11月10日,微拍一方白石小玩砚,砚长8.6厘米,宽5.7厘米,厚1.3厘米。长方形淌池,四边起缘,底缘略窄。砚岗饱满,砚池和畅。做工精致,文气典雅。石质温润,晶莹透光,石英闪烁。仔细辨认,应该是汉白玉砚,也有人称唐白石。从包浆气息看,应为晚清文人小玩砚。汉白玉,《山海经》以“白珉”呼之。《韵会》曰:“珉,似玉而非也。”今得之,名之为“白珉之研”而藏。
汉白玉产于北京市房山区大石窝镇高庄村及南尚乐乡石窝。因为是从汉代开始用这种洁白无瑕的美玉来做建筑材料的,人们就顺口说成了汉白玉。也有是因为汉白玉质地坚硬洁白,石体中泛出淡淡水印,俗称汗线,故而得名汉白玉。也有说房山汉白玉,相对于产于河床的水白玉来说,是“旱白玉”,误传为汉白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据民国十七年《房山县志》记载:“大石窝在房山西南六十里黄龙山下,前产青白石,后产白玉石,小者数丈,大者数十丈,宫殿建筑多产于此”。经过千年的开采,目前房山大石窝的汉白玉储量已很少。
汉白玉石属沉积变质型大理岩,以其白如雪、坚如玉、面如霜、清润素雅、庄重伟岸而成为吉祥、高雅、富贵的象征,所以在历史上一直属历代皇家御用之品,因此也称为“白御石”。主要用于建筑雕刻材料,很少用于制砚,未见历史记载,却有明清古砚流传。2019年6月,笔者从一亩砚田微拍得一方明代汉白玉砚。砚长13.7厘米,宽8.5厘米,厚1.7厘米。这规格在汉白玉古砚中,已不算是小个了。砚为抄手制式,品相完整,包浆自然,颇具气息。
市场上汉白玉砚台时有出现,多数为长方形小素砚,云研磨朱砂所用,故大多留有红色陈垢。且未明示房山汉白玉,无法辨别川白玉或湘白玉。从现有的汉白玉砚看,确有一部分汉白玉砚,为京城工匠偶尔为之,存世较多,也与白端相似,主要用于研磨朱砂。目前,大石窝镇没有专门雕刻汉白玉砚的砚家,笔者另藏有一方新制汉白玉淌池砚,系河北易县砚工代为采购房山汉白玉石,进行加工而成。
01.03.01.01
01.03.01.04
汉白玉砚.明.抄手砚.溪韵阁藏
前一篇:祁阳石砚.《锦绣河山》井渠砚
后一篇:燕畿梅山乌金砚.《乌金之谜》砚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