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砚.织金石砚
标签:
织金石砚织金宝花石砚宫保砚溪韵阁藏砚黔砚 |
分类: 溪韵阁藏中国砚石名录 |
织金石砚产于中国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织金山织金洞,是贵州大理石的一种(晶墨玉、残雪大理石),形成于二叠纪,微晶灰岩,颜色有黑、深灰、灰、褐。微晶结构,层状构造,方解石。含炭质、石英、铁质。石质坚实,细密油润,极善发墨。研墨细致匀,不沾不涩,凝斗生辉,墨香经久不散;储墨久不挥发,不吸灰尘,隔日不生怪味;用于书写,丰润饱满,极富立体感。石砚加盖以后,抗热耐寒,夏日不干,寒冬不冻,所以带盖砚成为织金砚最突出的特点。石色有青、红两种,色彩艳润,花纹秀丽。主要矿物成分为方解石或白云石,主要化学成分为碳酸钙或钙镁碳酸盐。其质地细腻,色彩绚丽,抗压、抗弯强度好,成块性佳,硬度适中,易于加工。
据史记,最早在清朝的丁宝桢最先选用优质的晶墨玉石材精雕细刻自制砚台,后在外当了官所用砚台也必定是来自家乡。爱屋及乌,这平远州由丁宝桢倡导的砚台就被后人称为宫保砚了。
织金砚为清朝同治年间织金县秀才黄乾昌首创。相传他年幼时除喜欢读书写文章外,还爱好雕刻,由于多次参加贵州乡试不中,便放弃了功名,致力雕刻。开始时只作些粗糙的石雕作品,后来便专攻砚雕技艺。经过长期的刻苦钻研,终于炼就了一手雕砚的好手艺。黄乾昌用“以石焊石”技法制作出来的工艺美术作品。以晶墨玉为石料,先由画师用白粉以国画手法在石砚上绘画,继由艺人按图雕凿,刻出一定深度,明暗虚实,勾勒点划。然后用石绿、白粉、石黄、珠标等石粉颜料拌和粘接剂填入石檀,凝固后再经研磨抛光。此种兼用木刻,版画,纂刻,浮雕的优点,同时还用收、放、推、翻、滚,触等特殊技巧,使漆黑大理石发光、画面浓淡相宜,深浅过渡得当、似天然生成的隐花暗纹。画面上的山水花鸟,飞禽走兽形态逼真,栩栩如生,富丽典雅。织金砚的浮雕技法神妙,层次鲜明,构图严谨,造型简括,凹凸远近相互掩映,情趣万千。因其雕刻繁复,故又称织金宝花石砚。
溪韵阁藏砚.织金石长方盖砚
产地:贵州织金
坑口:织金山织金洞
砚式:门字堂,滴水池。砚盖用“以石焊石”技法,画金竹,刻“毕节地区工商银行稽核会议纪念
规格:18×12.2×2厘米,盖厚1厘米
石品:大理石微晶灰岩,面黑堂灰
说明:
名录所示砚石均可商价、交流,有意者可发纸条联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