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蜀砚.外郎石砚

(2016-04-08 13:05:26)
标签:

外郎石砚

宝兴石砚

穆坪砚

溪韵阁藏砚

蜀砚

分类: 溪韵阁藏中国砚石名录
蜀砚.外郎石砚
 
雅安宝兴外郎石长方砚

蜀砚.外郎石砚
蜀砚.外郎石砚

溪韵阁藏砚

 

产地:四川宝兴

坑口:民治乡外郎坪

砚式:长方随形砚,一字浅池,微陷成堂,侧非直角直线。

规格:18×7.5×2.8厘米

石品:砚色青碧,斜水波纹,垂直银线,留石皮

 

简介:宝兴石砚,又称穆坪砚石,俗称外郎石砚,又名贡石,产于雅安市宝兴县民治乡外郎坪。外郎石,又称穆坪砚石、贡石,产于四川宝兴,绚丽多彩,碧绿、庶红、灰墨多种,石坚韧、润密。穆坪砚石具有发墨、不损毫、研墨不拒、储墨不腐、寒冬砚槽之水不结冰的优点。宝兴县有一种特产叫穆坪砚石,俗称外郎石,又名贡石。 

 

赏析:难得一见的外郎石,尽管它窄长,砚者为了保留更多的原石,未多加雕琢,线也未直,角也未方,只是随形打磨光滑而已。砚堂微凹,一字浅池便成砚。砚色青碧,斜水波纹,垂直银线,留石皮。是砚,更是砚石特征的标本。

 

访砚:一方宝兴外郎石平板砚,偶然在网上所见所得。原石为长方形,偏狭长。第二次见到已成砚,恰恰未加过多的雕琢,符合我收藏砚石的初衷,毫不犹豫地买下收藏。

 

传说:相传在清代道光年间,宝兴县一名叫邓公文的石匠耗时三年,为藏族土司丹紫江楚琢磨出“九龙吐津”石砚一具,此砚雕工精湛,加之砚材坚实、纹理妍美,土司千里迢迢将砚台送往京都,呈献于皇上御案,道光皇帝验用后爱不释手,连连称赞。因此,宝兴民间手工制作的石砚便成为“贡砚”。

1936年,齐白石率两名弟子游名山大川时,对“宝兴贡砚”的评价是:“继端、歙石砚的后起之秀”。1984年11月,北京荣宝斋专家对外郎砚鉴定结论为:“石质坚韧、细腻,击之有金属声。用之颇发墨,似有歙砚之优,制砚之好石也。”

 

详述:

宝兴石砚,又称穆坪砚石,俗称外郎石砚,又名贡石,产于雅安市宝兴县民治乡外郎坪。外郎石,又称穆坪砚石、贡石,产于四川宝兴,绚丽多彩,碧绿、庶红、灰墨多种,石坚韧、润密。穆坪砚石具有发墨、不损毫、研墨不拒、储墨不腐、寒冬砚槽之水不结冰的优点。宝兴县有一种特产叫穆坪砚石,俗称外郎石,又名贡石。

穆坪砚石,历史久远,可追溯到西汉,据《雍正通志》、《天全州志》、《宝兴县志》记载:穆坪土司自归附清廷以后,每年朝贡一次。朝贡之物,除清廷限额的“贡马四匹、草粮五十石”外,穆坪境内所产的茶叶、砚石也都列为朝贡之物,年年上贡。道光年间,穆坪一石工艺人方师傅,用外郎石造砚,耗时三年,琢磨成“九龙吐水”石砚一具。穆坪土司丹紫红楚以重金收买,送京朝贡,受到皇上称赞。从此,穆坪砚石誉为贡石,名噪一时,外郎坪命名为“贡石”乡。此后穆坪人相继采用,或装饰于庭院,或莹地刻碑、或雕砚馈赠亲友。

咸丰八年(1858年)《天全州志》陈松龄“细心亲视”穆坪砚石后,著《穆坪砚石论》,对穆坪砚的性质、特点作了详尽的记载:“砚之用、发墨、不损毫、二者尽之矣。不损毫,常砚皆能之。惟发墨之妙,穆坪砚独具。若以他砚并之,水之分数同、墨同、手同、竟日用之,他砚则棱角软腐反张。惟穆坪之砚可免此病。槽砚之水,降冬极寒,他砚常冰,而穆坪之独否。”文中还指出,穆坪砚石有如此之优点,是穆坪之石,“石理未剥、菁华未裂、气韵颜色、约丽熊熊、有若润芷细藻、朱碧莹然,缕缕隐隐”的缘故。总的说来,穆坪砚石具有发墨、不损毫、研墨不拒、储墨不腐、寒冬砚槽之水不结冰的优点。

《穆坪砚石》文成后,更使穆坪砚石声名遐迩。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五月,我国国画泰斗兼金石学家齐白石在四川省第十七行政区专员刘镛陪同下,专程徒步到穆坪考察穆坪砚石。作出了 “继端、歙石砚的后起之秀”的评价。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八月,四川省主席刘湘为砌祖坟,派一营长率队来穆坪采取贡石。由于山路崎岖,河流湍急,水陆两路无力承运大件贡石,只好把外郎坪包头人坟园里的外郎石墓碑取回交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蜀砚.蒲砚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