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砚.大沱石砚

标签:
大沱石砚溪韵阁藏砚砚台古砚鄂砚 |
分类: 溪韵阁藏中国砚石名录 |
大沱石砚,产于归州(今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荆州市江陵县一带)峡江深水底,当地人称峡江为"沱","沱石"即大江水中的石头,故称"大沱石",以之琢砚,称大沱石砚。古归州,唐宋时的州府之地,辖秭归、巴东二县,治所在秭归县。所以,大沱石砚亦称归州砚。峡江是指长江流域三峡的四百里水域,即从重庆奉节到湖北宜昌的江段。
因大沱石长年浸润在水中,又被江水冲刷磨洗,形态圆滑,天生丽质,石色青黑,偶有黄、绿相间者当属佳品。石上布满天然花纹,有的似花草林木,高雅美观。石质密致,叩之有声,黑痕点点,高洁斯文。采石制砚、既发墨,又不损毫。为文人、墨客和赏砚者所喜爱。
宋·杜绾《云林石谱》载云:"归州石出江水中,其色青黑又以有斑,斑如鹧鸪,质粗可为砚,甚发墨,土人相互贵重。宋·唐询(约1000-1060)《砚录》云:"归州大沱石,如荆州画鼓石,至琢为砚,远者经月,近者浃甸,往往有纹断裂,幸而完者十无一二。论其发墨,则过于端、歙石,而资温润则不逮也。此石世人罕能知者。"同时品评大沱石砚为天下第四:"青州红丝石一,端州斧柯石二,歙州婺源石三,归州大沱石四……"(《砚录》)。"
由于大沱石采于峡江深水之底,得之艰难,成砚数量极少,因此世间殊少人得识其"庐山真面目"。三峡蓄水后,大沱石已无法采得,而制砚工艺更是早已失传,因此,可以见到的大沱石砚都是古砚。
溪韵阁藏砚.大沱石太平有象砚
产地:湖北秭归
坑口:归州峡江
砚式:长方砚,瓶形堂,扇口池,背略陷,有磕
规格:15.5×8.5×2.5厘米
石品:砚色青黄,深绿色斑点,斑如鹧鸪
说明:
溪韵阁藏砚.大沱石方池圆堂砚
产地:湖北秭归
坑口:归州峡江
砚式:长方砚,圆形堂,一字池
规格:20×13.5×2.7厘米
石品:砚色青黄,深绿色斑点,斑如鹧鸪
说明:
文献:
1、鸿斋说砚-股票频道-和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