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四大名砚.红丝砚

(2016-03-23 19:37:28)
标签:

红丝砚

青州黑山红丝砚

溪韵阁藏砚

砚台

鲁砚

分类: 溪韵阁藏中国砚石名录
红丝砚

红丝砚,产自山东省临朐老崖崮和青州黑山。因古代临朐县隶属青州府,故以往统称为青州红丝石。红丝砚,因其底色红黄相参,且有红黄丝纹而得名。另一说,因古青州黑山红丝洞而得名。自唐至今,历代典籍对红丝石、红丝砚多有记载,有许多文人墨客以诗辞赋铭高度赞誉。唐宋时期被誉为四大名砚 (即红丝砚、端砚、歙砚、洮河砚) 之首。唐朝大书法家柳公权喜用红丝砚。他在《论砚》中说:“蓄砚以青州为第一。”宋朝文学大家欧阳修有《砚谱》介绍红丝砚:“红丝砚须饮水乃发墨”,宋太宗时,翰林学士、参知政事、礼部侍郎苏易简撰《文房四谱》,谓:“天下之砚四十余品、青州红丝石第一,端州斧柯山石第二、歙州龙尾山石第三”。宋仁宗嘉祐年间,翰林侍读学士唐彦猷作《砚录》云:“红丝石华缛密致,皆极其妍……”。又云:“此石之至灵者,非他石可与比较,故列于首”。明嘉靖版《青州府志》载:“红丝石砚外有皮石,磨去皮砚纹理,红黄相参,理黄者其红丝,理红者其丝黄,须注如满砚池,庶不见渴燥。昔唐彦猷甚奇之,云不减端石”。清光绪《临朐县志》载:“老崖崮石黄质红纹,时作山水、草木、人物、云龙,鸟兽诸状。制砚微滑,其温润者,不减端溪”。

红丝石砚之所以称为红丝砚,是因为石中见红丝多者达十多层,或紫地,或橘黄地,华丽和谐,十分悦人眼目。红丝砚不但美轮美奂,且质地优良,研墨液如油,蓄墨色似漆,匣藏不干涩,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红丝砚内蕴天然的纹埋和色彩,千姿百态,独具特色,或似山水云雾,或如阳光月晕,或类人物兽禽,有的像裂而不断的冰痕,有的则是旋转不绝但又层次分明的丝纹。其色泽品种也是多种多样,有紫红地中灰黄丝纹、黄丝纹、红丝纹等。刷丝纹均回旋变幻,萦回石面,次第不乱,异常美丽。红丝石形成与距今约4.5亿年前,赋存于奥陶系马家沟组土峪段的顶部,呈微晶结构,夹层理构造。其形成原因是受沉积环境不断变化的影响,沉积物发生频繁交替,然后在一定地质条件下而形成,属泥质灰岩。砚的发墨快慢主要取决于砚石中所含的成分,红丝石中既含有质硬锋利的二氧化硅,又含有质细润泽的钙、镁等物质,所以红丝砚发墨既快又细腻且润笔护毫。

红丝石主产于红丝石洞,红丝石洞位于青州市黑山风景区,洞深80余米,高不足一米,只能匍匐入洞。老坑原石枯竭,新坑大多位于黑山阳面山坡及石刻檐下。据说对门洞亦有,只不过常年雨水冲积淤泥,洞底被淤泥堵死,尚若清除洞内积土,便能看到“世外桃源”,更有甚者言,洞原本深不见底,亦有可能发掘出古人遗迹。现已令无数人前去追寻。临朐老崖崮位于沂山西麓脚下丘岭地带,地表多卧牛状青石块连片良田少见,历史上干旱缺水地下水位极深故又名;“老牛哭”,石坑位于村西延绵至西,西南、几个相邻村庄均有开采。属露天开采方式,红丝石分布在红土表层以下数米至几十米深的青石夹层中,可作砚材的石层较薄一般在10厘米以下多为1-3厘米4-5厘米以上可称厚料了,且无大面积的联片间有石英杂质伴生其中,较大而厚的砚料十分难得。

 四大名砚.红丝砚

溪韵阁藏砚.青州黑山随形红丝砚

 

 

 

名录所示砚石均可商价、交流,有意者可发纸条联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