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四大名砚.歙砚05罗纹坑

(2016-03-20 16:00:46)
标签:

徽砚

罗纹坑

溪韵阁藏砚

砚台

歙砚

分类: 溪韵阁藏中国砚石名录
歙砚05罗纹坑

罗纹坑,从古到今,出罗纹的坑口很多,关于罗纹坑的说法也比较多。宋·唐积的《歙州砚谱》:“罗纹里山,坑在罗纹山后,李氏时发,今废五十余年,名色未详。罗纹坑在眉子坑之东……见石处谓之寨头……”;《歙砚说》:“罗纹里山在罗纹山后,罗纹旧坑地名寨头,即钱云所云南唐采石故坑也……”;而在元·江光启的《送侄济舟售砚序》中说“唐开元间,猎人叶氏得石于长城里,因以为砚,自是歙砚闻天下。其山为羊斗岭之巘,两水夹之,至尽处乃产砚石。其一曰紧足坑,次曰罗纹坑,今曰旧坑,又次曰荘基坑,相去赢百步,而石品绝不相似。其旧坑之中,又自支为三:曰泥浆,曰枣心,曰绿石,去旧坑才数尺,石品亦异。……旧坑丝石为世所贵,砚材之在石中,如木根之在土中,大小曲直悉如之。斸者先剥去顽石,次得石为砚材而极粗,工人名曰粗麻石。之心最紧处为浪,又出至漫处为丝,又外愈漫处为罗纹。故吾郡双溪王公之记曰:紧处为浪,漫处为丝。至谕也。今以吾乡杉木板譬之,木心为浪,出外为丝,愈外为罗纹,亦物性之自然者也……”,说的又完全是另一个地方、另一种罗纹了。龙尾山一带历代开采的许多坑口都出带有罗纹石品的砚石,所谓新坑、旧坑是相对而言,其中采出的砚石质地优劣相当悬殊。

现在通常说的罗纹坑就是眉子下坑右侧的坑口。这也是古籍中记载的“寨头”的位置,也有称“虎寨头”的。罗纹坑即寨头罗纹,也是歙砚石自七十年代恢复开采以来,最主要的老坑罗纹砚石出产处。南唐时开发,北宋,明代,当地均相继开采。此坑所出的砚石品种有粗罗纹,细罗纹,水波纹和刷丝纹等。但所出之石,石筋较多,能取6至7寸无筋的砚石则属上品也。难怪古人对歙砚有“七寸为珍,八寸为宝”之说。

罗纹坑砚石最显著的特点,自然是各种各样细密的罗纹。它们在使用中对发墨有着极佳的帮助,加强砚面对墨的咬合力,使得磨墨过程变得更轻松和愉快。抚之若肤,磨之如锋,宜于发墨,兼以纹理灿烂、色拟碧天,让磨墨的过程变成视觉和触觉上的享受。因此,罗纹砚一直为广大砚友所珍爱,成为实用和美观并存的代表。

古罗纹坑位置在眉子坑左上方的山顶上,是一个留有古人开采痕迹的坑口,也即是一个前人开采过的弃坑。上世纪80年代曾再次开采,产量很少,不久停产。此坑口产的罗纹石品主要有刷丝罗纹、犀角罗纹等,质地致密,比其他坑坑口罗纹石重实,有玉质感,手感润滑,完全符合古人描述歙石“金声玉德”的美誉,发墨特细。

罗纹纹理如丝绸般的旖旎,給人一种莹洁、素雅之美。罗纹的纹理有着粗与细、疏与密、明与暗的区别,有着纹理所形成的多种形象特征,也有与其它砚石纹理相间的现象。因此,罗纹经过细分又有多种形式,主要有龙鳞罗纹、粗罗纹、细罗纹、暗细罗纹、水波罗纹、角浪罗纹、刷丝罗纹、牛毛罗纹、泥浆罗纹、金花罗纹、乌丁罗纹、鳅背罗纹、松皮罗纹等等。

四大名砚.歙砚05罗纹坑
四大名砚.歙砚05罗纹坑

溪韵阁藏砚.罗纹坑细罗纹长方歙砚

产地:江西婺源

坑口:罗纹坑老坑

砚式:长方形,三边窄缘,一字池

规格:14.7×7.8×1.8厘米

石品:细罗纹,青灰色

说明:

 

名录所示砚石均可商价、交流,有意者可发纸条联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