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砚.端砚14白线岩

标签:
端砚白线岩溪韵阁藏砚砚台粤砚 |
分类: 溪韵阁藏中国砚石名录 |
白线岩位于羚羊峡以西、以北的山岭上,老坑一江之隔。岩洞内石分三层,第一层石皮青带翠绿色,其中质优者可作雕花砚材;第二层叫二格青,多作顺水淌池砚;第三层是青石,择其优者作砚材,质优之青石还带有火捺。质优白线岩砚石多有白筋暗浮石面上,乍看有点象散碎的冰纹。白线岩因坑口附近有一小溪名为“白线”故名。在老白线岩附近,有一坑口,多蕉白、鱼脑冻,被称为有冻岩,因与白线岩老坑口相邻,也被划归白线岩。此有冻岩与现在沙埔有冻岩是两码事。另《端溪砚志》记载,白线岩位于北岭,与宋坑、梅花坑为邻,应为误传。石质与坑仔岩相比稍燥,多有线状的石纹。
古白线岩(有冻岩),石品丰富,往往作冒充上三坑之用。今拍卖会上老坑水岩泛滥,皆因当代专家多见紫石即是端砚,有蕉白、鱼脑冻等丰富石品即断为老坑所致。后者实际多为白线岩(有冻岩)。现在的白线岩石缺乏锋芒,研墨下发俱慢,中看不中用。而闻古时白线岩也相当于端砚中的第二梯队,研墨效果并不逊于坑仔、麻子。有冻岩,端州有名的坑口之一,有冻岩石质很好,细腻滋润,实用性强,产量很少。最明显特征在于常有一大片黄白色的冻, 现在这种石材已很少了,极具收藏价值。
综观前人记载,宋以前开坑的有下岩、中岩、上岩、龙岩、半边山诸岩、蚌坑、后历、茶园、将军坑、小湘峡。宋以后开坑的峡南有水岩、坑仔岩、宣德岩、朝天岩、麻子坑、轻石洚岩、硬石洚岩、打木棉蕉岩、飞鼠岩、青点岩、菱角肉岩、龙尾青岩、果盒络岩、白蚁窝岩、藤菜花岩、砂皮洞、文殊洞、古塔洞、屏风背;峡北有龙爪岩、七捻根岩、朝敬岩、阿婆坑;北岭有宋坑、梅花坑、锦云坑、绿石岩;西岸有苏坑、大坑头、虎尾坑、蒲田坑、黄坑等。
溪韵阁藏砚.白线岩云海旭日砚
产地:广东肇庆
坑口:白线岩
砚式:长方形,小圆池,砚额雕云纹,砚三边起细缘。
规格:12.5×9.9×1.8厘米
石品:色紫呈浅灰,银线、火捺、鱼冻白,砚侧留石皮,有翡翠,石色丰富。
说明:白线岩云海旭日砚
名录所示砚石均可商价、交流,有意者可发纸条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