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山在河边
山在河边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2,679
  • 关注人气:51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四大名砚.端砚10黑端

(2016-03-15 13:24:14)
标签:

端砚

黑端

砚台

溪韵阁藏砚

粤砚

分类: 溪韵阁藏中国砚石名录
端砚10黑端

黑端,产于下岩、古塔岩附近的坑口。清代陈龄的《端石拟》:“黑端间青花,水坑中洞下岩之石,质极软嫩,细润如玉,其色青黑而带灰苍,湿则微紫,谓之黑端。古时的端砚称冠的下岩砚石曾以黑色为主调,称为“黑端”。

宋末赵希鹄在《洞天清录》中总结指出:“世之论端溪者,唯贵紫色,而不知下岩旧坑唯有漆黑青花二种,初未尝有紫,无它,未曾观古砚矣。”并特辟一条目详述;“端溪下岩旧坑卵石黑如漆,细润如玉……又一种卵石,去膘方得材,色青黑,细如玉……此品南唐已难得,庆历间坑竭……别无新坑。”赵希鹄是以古砚研究为立论基础的,明清的端砚学者多沿袭此说。于此至少可以相信,开采于唐代的下岩,在北宋中期之前,曾出产过可称之为黑端的端砚石。

因黑端之稀缺而显其珍贵,也出现了冒充黑端的赝品。越希鹄在同一著作中述:“一种辰沈州黑石,色深黑质精燥,或微有小眼暗然不分明,今人不知往往称为黑瑞溪,相去天渊矣。”

黑端仅一度出现于唐宋下岩,后来再不曾出现。但类似黑端的砚石亦有。清初屈大均《广东新语》:“宋时水岩未开,皆于七星岩北将军岭之定名为将军坑者取石,其石色黑,无眼,质变粗。”该坑石表面还有银星点,向光斜似一片银沙闪烁,与下岩黑端不难区别。又如开坑于明代宣德,绝产于清代乾隆的宣德岩坑石,其石色也近似黑端“深紫近黑”。在广东省博物馆馆藏端砚精品展中也有宣德岩端砚。清宫藏有两方黑端,天青密布,鱼脑冻隐现,为端中极品。下岩黑端实物砚台,于广东博物馆的馆藏端砚精品展中曾展出。清代书法金石学家和文坛泰斗邓石如(1743~1805),少时也得一砚,被其视为至宝,色黝黑,其石纹形成自然山河风景,“浮云现、大河奔、山巍峻”,江宁大收藏家梅镠也赞“池中乾坤大,壶中日月长”。河南省方城县,有葛仙公岩,产石制砚,曾偶现黑石,色黝黑,米芾曾见过其砚,风评甚佳。但深藏地下,难觅。以上资料可供大家参考比较。依本人拙见:鉴石应一看石色,是否黝黑,端石湿水色微变,现微紫发苍。二看纹理,是否符合端石特征,有无天青、火捺、冻或荡、金银线、石眼等,最好湿水观之老坑黑端应满布青花,鱼脑冻,有眼更佳。三听声,黑端声应为无声(木声),金声稍次。 

 四大名砚.端砚10黑端
四大名砚.端砚10黑端
四大名砚.端砚10黑端
四大名砚.端砚10黑端
四大名砚.端砚10黑端

溪韵阁藏砚.一指池黑端平板砚

产地:广东肇庆

坑口:老坑下岩

砚式:长方平板砚,一指池,四圆角,一角缺石

规格:14.5×9.2×2.5厘米

石品:砚面石色黝黑,砚背、砚侧满布金花、金带、金星、金丝及翡翠斑,黑刷丝纹,石质细腻。

说明:

 

 

名录所示砚石均可商价、交流,有意者可发纸条联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