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旅行之旅 大缸里的烧饼

(2013-06-24 13:59:54)
标签:

太行山下

缸炉烧饼

地方美食

旅游

分类: 北京旅游美食

太行山下,一缸缸烧饼正冒着香气。

葛家老老少少,一大家子都拥簇在缸炉边,忙碌成一幅乡村画卷。

之前虽听说过缸炉烧饼,但亲眼目睹,却依然很是新奇。

 

旅行之旅 <wbr>大缸里的烧饼

旅行之旅 <wbr>大缸里的烧饼

旅行之旅 <wbr>大缸里的烧饼

旅行之旅 <wbr>大缸里的烧饼

旅行之旅 <wbr>大缸里的烧饼

旅行之旅 <wbr>大缸里的烧饼

旅行之旅 <wbr>大缸里的烧饼

旅行之旅 <wbr>大缸里的烧饼

缸炉烧饼最与众不同的地方,就是用缸炉来烤饼。缸炉采用的是尚未烧制好的、半生半熟的水缸,打掉底部,使之上下相通,再用铁皮将大缸包成圆桶,用土泥将缸与铁皮间的缝隙封严,然后大口向下,置于排列好的炉条上固定,一个个用来烤饼的缸炉便成形了。

 

缸炉独具特色,这烧饼也甚为讲究。用响水放入适量的食盐和白面调和,揉到醒透,劲劲道道。面和好后,抚成长条状,随性揪成一个个小面团,揉按成饼,擀成薄薄的长方形面皮,再往上抹点花生油,两端对折,中间相叠,翻转过来,而后擀压实,如此这般,做好的一块块方形面饼,就被行列齐整地码放于案板之上。不过,现在有了压面机,省掉了反复擀压的手工过程,似是省力了不少。

 

取出长方形托盘,撒上芝麻,用手轻轻往外抖送,让芝麻均匀地铺满了盘底,将擀好的面饼平铺于托盘里,再轻抖托盘,饼身上便粘满了芝麻。 面饼完成了,最后一步,就是烤饼了。住炉内放置一块煤球,待缸炉烧烫后,将未粘芝麻的一面朝上,托于掌心,伸长胳臂,迅速探至炉底,“啪”的一声,面饼便被贴于炉壁之上。整个过程很快,却很需要技术,贴的时候,动作要麻利,以免被旺火灼伤;要贴的方正,以保证完全利有用限的缸壁空间;需贴的结实,以防止松动脱落。

 

炉壁上挂完面饼后,盖好炉盖,一面烤,一面烙,十几分钟后芝麻泛黄、发出香味时,便用铁铲将烧饼从炉壁上铲下,用手夹住取出,便可食用。 葛大叔从父辈那儿传承下来了制饼手艺,一晃几十年过去了,独特的味道令很多人慕名而来。来的人多了,葛大叔就在村口搭了个烧饼作坊,边做边卖。每天和老伴,天不亮就起来,和面、擀皮、贴炉、取饼,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未间断。

 

“我们家人多地少,再加上缺水,日子不好过啊!”葛大叔燃上一根香烟,靠在缸炉细细地向我们诉说着,“一家人挤在两间土房里,就想着搬进敞亮的大房!” 自从有了烧饼作坊后,日子也的确好过起来,靠着这几年卖饼积攒下来的积蓄,葛大叔完成了住进大房子的梦想。

 

“一块饼五毛,好的时候能卖出去几百张,总比种地强啊!”葛大叔从炉内铲出一块饼,笑着递给我,“尝尝,刚出炉的,脆着呢!” 刚出炉的烧饼还有点烫手,焦糁糁黄澄澄,咬上一口,“嘎叭”一声,那香脆的芝麻皮便应声爆裂开来,酥酥跌落。

 

“真不赖啊,又香又脆呢!”

 

“好吃,就多吃点吧,随便吃,随便吃啊!”我的回答让葛大叔喜笑颜开,他又将一叠烧饼推到我的面前…… 小孙女总在饼坊里串来串去,学着大人的模样做着饼事,她羞涩地看着我,又拿起一块饼细细地嚼着。长大后,她对于家的怀恋,一定蕴满了烧饼的香气。

 

 家的味道,是一炉冒着热气的缸炉烧饼,是年复一年勤耕不辍的日夜晨昏。

 

 

(图文作者:李双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