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 看各地千奇百怪特色汤圆

标签:
雨花石元宵节汤圆美食旅游 |
分类: 北京旅游美食 |
苏州五色汤圆
位于苏州吴门米粉店,以糯、粳米粉镶配,包以由鲜肉、玫瑰猪油、豆沙、芝麻、桂花猪油等五种配制的馅心。该汤圆甜咸皆备,为脍炙人口的江南风味。
先将大红枣煮熟去核擦泥,猪板油去膜用刀拍碎,两者加白细砂糖搓成馅心,和水磨糯米粉做成小汤圆,芝麻炒熟和白细砂糖研成细末成炒面,将煮熟的小汤圆在炒面中滚一圈即可,吃时油润绵软。
广东四式汤圆
先将绿豆、红豆、糖冬瓜、芋头分别煮或蒸熟,去皮,分别加入白糖、芝麻、熟猪油等调味品制成四种甜馅料,将汤圆皮分别包入四种不同的馅心,做上记号。将四种汤圆放入加糖的水中煮熟。每碗装不同馅料的汤圆各一个。特点是软滑细腻,四种味道各异。
“雨花石汤圆”是一款创新的潮州小食,它的构思十分奇特,在汤圆的糯米皮中加入可可粉,使包起来的汤圆呈现条理清晰的雨花石石纹,在制法上又继承“鸭母捻”的特点,采用四种汤圆馅,不同馅在汤圆上均做有记号。一品尝做成雨花石形状的潮州汤圆,让人有一种回归自然,领略石文化和食文化最高境界的感觉,堪称汤圆中的精品。
港式够姜汤圆
“够姜汤圆”的名号蒙倒不少人。它的糖水以姜汁熬制,清淡透彻,但鲜辣的姜味似乎嵌到了薄皮的汤圆里,而一咬开,内馅里自磨的芝麻蓉便肆意流出。
香蕉奶皇汤圆
奶皇汤圆最叫人难忘之处,是外层够薄够干身,汤圆皮软糯却不糊口,以往有芒果、麦提莎、榴及燕窝等口味,今次则返璞归真,以最简单的香蕉做馅,蕉味浓郁,软绵绵的口感不比一向好卖的芒果逊色。
菠菜做馅的汤圆也不一定是碱的,因为菠菜内加入砂糖及花生,却依然有淡淡菜味,吃起来特别清,也适合大鱼大肉之后食用。
翡翠汤圆
新年吃得太饱太腻,翡翠汤圆就专为怕腻的人士而设,由糖水至汤圆都属少甜配搭,绿茶味汤圆皮内藏的是红豆白奶黄馅,白奶黄即纯以蛋白做成的奶黄,味道较清,所以加入了有咬口的红豆,试过味道确没有一般的腻,叫人对吃汤圆的看法大为改观。
云南东南部的建水以燕窝驰名,该处的岩燕不同一般的海燕,无腥味而且蛋白质特别丰富,这个红宝石汤圆就是以冰糖健水燕窝作糖水底,每碗都有燕窝,配合甘笋汁皮的小汤圆,很清甜。
定心汤圆
可说是层次感最丰富的汤圆,是云南人过年必吃的早点,馅料有火腿、花生蓉及晒干的云南桔皮,最精彩的是汤底,用云南野生玫瑰,晒干后加入片糖及黄酒放入山洞内发酵半年以上,做成玫瑰花酱储存。吃时宜将汤圆切开,让花生粒及桔皮的香跟带清醇酒香的玫瑰花汤融为一体,几种香味同时向味蕾冲击,实在非比寻常。
青豆蓉汤圆
上海王家沙以蟹粉汤圆最知名,但由于香港人不太接受,现已停止供应,跑出的反而是青豆蓉汤圆,选用纽西兰青豆加糖打成蓉,味道跟豆沙颇相似,不过甜度较低,而且有一阵豆香,汤圆呈榄核形,入口感觉更细滑。
平海汤圆
对咸味而馅料多多的汤圆一向无甚好感,但惠州的平海汤圆确实很香。馅料有虾米、唐芹、肉碎、冬菇及津白等,肉不过多,却有一股津白及虾米的清香,汤底以猪骨及津白为主,味道同样很清幽,虽然汤圆个子比一般的大,却无损讨好的感觉。
南瓜白豆沙汤圆
南瓜白豆沙汤圆不仅用南瓜为白色的糯米团添上了不一样的亮丽色彩,而且口感更加软糯,汤圆的糯米外衣用牙齿轻咬时,牙齿的感觉不会是劲道的,而是一种悠长的绵软,甚至能感到牙龈轻微的痒,温柔地将味蕾的体验推向极致。
生肉汤圆
肉馅加入调味料,根据个人的喜好,调制出的一种新型汤圆馅料。
用人参加水润软切片,烘脆研粉,拌入芝麻末儿、玫瑰泥、樱桃蜜以及白糖和鸡油,制成小丸后包入糯米团中。用传统泡菜煮熟上桌。其很有滋补功效。
日式焦糖汤圆
糖加入水,用大火加热至糖融化成液状,以中火煮滚之後转小火,轻轻摇晃锅子,煮的过程中不要搅拌,否则糖会还原成颗粒状,煮至
糖的周围出现焦色时,再以汤匙轻轻地由外往中心轻拨,使焦色均匀。煮焦糖时切勿过焦,否则会苦。糯米粉、太白粉用适量的水揉和成粉团,再摊开在桌面揉成约长条状,再以每2公分长搓成中圆。把汤圆一粒粒串在木签上,牛油放煎锅煮融,放入汤圆串煎到少许金黄,淋上焦糖即可。
用山药儿泥、番茄酱、火腿末、奶酪、白糖等剁成肉馅丸,再用糯米粉与土豆泥混匀包上馅丸,煮熟后晾干,煎炸后即食。
美式汤圆
用小麦麸炒黄,与猪肉适量加葱盐、色拉等做成馅丸,包糯米团后,或煮或煎食之。
文章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