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腾冲和顺高原水乡

(2012-08-18 14:17:47)
标签:

和顺

丝绸古道

大盈江

石拱桥

云南旅游

腾冲

旅游

分类: 北京景点推荐
腾冲和顺高原水乡

腾冲和顺高原水乡
“远山茫苍苍,近水河悠扬,万家坡坨下,绝胜小苏杭。”——民国元老李根源先生在诗中描绘的就是极边古镇——和顺。

沿着西南丝绸古道,翻过巍峨的高黎贡山,来到了中缅边境的云南省腾冲县,一个神秘、美丽的和顺古镇便映入你的眼帘。

走进和顺,你就走进了一座文化迷宫。在古老的火山台地之上,成千幢特色民居依山傍水而座,栉比鳞次,举手投足之间便可触摸到斑驳的岁月和丰厚的文化气息。无论是谁都会由衷地慨叹——在这极边之地方,居然藏匿着一个如此辉煌的村落,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走进和顺,你就走进了一幅天人和谐的桃源风景。四面青山环抱,村前绿水环绕,杨柳含烟,一座座洗衣亭和石拱桥掩映其间,村妇捣衣,鸭鹅戏水,驮铃叮当;堤外荷塘飘香,稻浪泛金波;亭台楼榭与明山秀水相映交辉,雅趣盎然,一派韵味无穷的农家田园牧歌画卷。

沧海桑田六百年。明朝洪武年间,来自中原地区的军屯戍边将士在和顺安家落脚,带来了先进的中原文化,也带来了和顺的历史巨变。几百年出国闯荡“夷方”,这里诞生了最古老的跨国商号,掀起了云南最早的跨国贸易热潮。世代财富的积累和多元文化的熏陶,铸就了极边古镇和顺的几度辉煌,在中国古镇之林中独树一帜。

2005年CCTV中国魅力名镇展示活动中,云南腾冲和顺镇以“面向南亚的第一镇;火山环抱的休闲胜地;汉文化与南亚文化、西方文化交融的窗口;大马帮驮来的翡翠之乡; 西南丝绸古道上最大侨乡; 六千居民和谐生活的古镇景区六大魅力入围中国十大魅力名镇并荣获唯一的年度大奖。

和顺,古名阳温登,旧为佤族居住地,因有小河绕村而过,起名“河顺”,再由文人雅士借诗“云涌吉祥,风吹和顺”之意,更名和顺。和顺四周是大大小小的火山锥,全乡住宅从东到西环山而建,渐深渐高,房舍密集,错落有致。一条三合河绕村而过,两座石拱桥连接村内外大路。村中所有的道路、甚至连村外的田埂都是用石条铺就的,晴不扬尘,雨无泥泞,不烂不滑。环村大路边,每一条巷道的交会处,都有一道围有石栏的半圆形或是扇形“月台”,有的还有照壁,据说是依风水而建,月台中间种有一棵大榕树或是槐树,绿阴如盖,旁有石凳供人休憩、谈天。环村每隔一段就有洗衣亭跨河而建,亭约十平方大小,四角微翘,水上铺有井字形石条,饮用水和洗濯水的流向自然分开。抗战期间,和顺得远征军保护,幸免于炮火。长期以来,致富的和顺人对家乡建设投入大量资金,形成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的独特的地域文化,这表现在其建筑群中,一是和顺图书馆,二是各式民居。和顺图书馆位于村子正中,过双虹桥即到。这是中国乡镇创立最早、规模最大的图书馆,六万多册馆藏图书中不乏古籍善本。

和顺的民居基本上由石头、木材、泥砖建造而成,不同的家境选择不同档次的材料,房屋的造型也各不相同,既有传统庭院式建筑的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也有中西合壁式的,还有糅合白族民居特色的。每家宅院中的天井都用石板铺砌,院内广植盆景花卉,厅堂里悬挂着对联、匾额,其内涵与讲究着实让人惊叹。有的人家还裳有进口铸铁花窗以点缀厅堂,在有的人家可以见到雕花精美的中式窗棂镶着进口的彩色玻璃。大多修缮良好,粉墙黛瓦,整洁美观。

和顺四周皆为火山,山上名木古树郁郁葱葱。大盈江穿越马蹄窝式的坝子,三和河绕村而过。湿地、龙潭、峡谷,鹭鸶、野鸭、老牛,梅花、茶花、稻花,活现了一个恬美的世外桃源。

这个仅17平方公里的古镇,在其商贸盛极一时的近现代曾经出现过三个“翡翠大王”,是名副其实的“翡翠之乡”,至今有关“翡翠大王”的传奇故事还为乡人所津津乐道。

如今的和顺古镇,居民依然保留着纯朴和谐、宁静祥和的生活状态。成为一个现代人梦中的家园。

和顺基本信息

邮政:虽地处滇西尽头,通邮却不受任何限制。
电信:公用电话随处可见,手机信号也基本不受干扰。
银行和ATM:国内所有银行一应俱全。

气候描述:

和顺四季气候宜人,一年四季都适合旅游。

但春季的和顺风光尤其秀美,金黄的油菜花在徽派建筑的映衬下格外婀娜;夏季高原阳光猛烈,却步并不很热,荷塘的荷花次第开放又是另一番意趣。
 
文章来源于网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