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母亲的古诗
(2012-05-13 00:58:30)
母亲养育了我们,母爱一如春天的暖阳,无私地照耀着我们。感恩母亲、赞美母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也是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翻开浩如烟海的我国古代典籍,历代吟咏母亲的诗歌众多,时至今日,每每展卷读来,依旧让人感动不已。
大约3000年前,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这样的句子:“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大意是:母亲生养了我们,含辛茹苦地拉扯我们长大,呵护备至,我们想报答,可是她的恩情如同上天一般大而无穷,怎么能够报答得了呢?诗句中,作者连用近10个动词,把母亲抚养子女的辛苦与恩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非痴非狂谁氏子,去入王屋称道士。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唐代文学家韩愈其《谁氏子》一诗中,写了“谁氏子”欲离家修仙访道,老母啼哭挽留不止,刻画了一位担忧儿子的母亲形象,读后令人心酸。而宋代王安石的《十五》说:“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诗人与母亲分别,南北各一方,每临月明之夜,听着杜鹃凄然啼叫,无限思念亲人,应了那句老话“儿行千里母担忧”。
在众多赞美母亲的古诗中,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无疑是最富有感染力的一首,堪称千古绝唱:“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全诗并无华丽的辞藻,寥寥数语,于清新流畅,平实朴素的语言中,饱含着情真意切的慈母深情,千百年来拨动了每一个读者的心弦,激起万千游子的深深共鸣。也正因为如此,此诗方能常读常新,流传千年不衰。
五月来临,鲜花覆盖大地,母爱的阳光,在这个春天里,是多么的温暖和慈祥,让我们以母亲节为契机,懂得珍惜幸福与感恩,深深祝福全天下每一位伟大的母亲!马从春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