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图释:佛陀伟大的一生(诚心阅之功德无量)

(2011-02-20 14:40:36)
标签:

莲花

阿弥陀佛

释迦牟尼

净饭王

佛陀

文化

分类: 北京旅游感悟
图释:佛陀伟大的一生(诚心阅之功德无量)

1 释迦牟尼佛的前生,护明菩萨

一生补处的菩萨:经过漫长的轮回修行,慈悲的护明菩萨终于成为了一生补处的菩萨,即将秉承着昔日曾立下的五百大愿,在这最难以成等正觉得娑婆世界成就正等觉。(如果不明白“补处”的意思,可去百度。)

 

图释:佛陀伟大的一生(诚心阅之功德无量)

2 梦象受孕

一日,摩耶夫人在睡眠之际,梦见一头白象腾空而来,从右肋进入自己身体。

她顿时觉得体安快乐如服甘露,反视自身如日月光照,醒来后她就去见净饭王,告诉他梦中之事。

净饭王立即召集大臣们询问王后之梦是何预兆,一名婆罗门占卜者回答说:

“此梦甚佳!王后已怀孕,必生王子,这王子是个千古圣人,定能光显释迦族。”

净饭王听后,不胜欢喜。

摩耶夫人自梦白象受孕后,百病不染,身体十分健康。

 
图释:佛陀伟大的一生(诚心阅之功德无量)

太子出生 七步莲花

佛陀从母亲的右胁降生,行走起步,每一步都踩出一朵莲花。

然后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的言说:

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图释:佛陀伟大的一生(诚心阅之功德无量)

4 命名大典

佛陀以转轮圣王的身份降生人间,佛陀的父亲净饭王非常的疼爱自己的儿子。佛陀被命名为:乔达摩.悉达多。
 图释:佛陀伟大的一生(诚心阅之功德无量)5 仙人占相

佛陀的父亲请来了著名的大仙人来为佛陀占相。

仙人看后告诉净饭王:

的儿子将来会成为伟大的觉者!可惜我老了,无法听闻他的妙法了。

 

图释:佛陀伟大的一生(诚心阅之功德无量)

6 见众生苦恼  太子树下得入四禅

太子见老鹰捕食蛇,心生悲悯,观察到众生的苦恼,而入禅定,得入四禅。

(禅是西土之音。

以无量心背舍胜处一切处神通变化及无漏观慧等种种诸禅三昧,悉从四禅中出。故称根本。

四禅是指: 一初禅、二二禅、三三禅、四四禅。)


图释:佛陀伟大的一生(诚心阅之功德无量)

太子16岁 文武过人

太子16岁,精通所有学问与武功,可谓文武双全。


图释:佛陀伟大的一生(诚心阅之功德无量)

与耶输陀罗成亲

父王见太子终日闷闷不乐,便为其安排了一件婚事,于是太子迎娶了美丽的耶输陀罗。

 

图释:佛陀伟大的一生(诚心阅之功德无量)9  太子深受百姓爱戴

  图释:佛陀伟大的一生(诚心阅之功德无量)

10  看到宫女们睡觉时各种各样的丑态

太子夜见宫女们的睡觉时的丑态,对轮回生起了极大的厌恶。

 

图释:佛陀伟大的一生(诚心阅之功德无量)11  游四门   见生老病死苦

一日,太子在侍卫扈从下出游。

出东门,见一身色衰老可哀之老翁,乃觉知世间的老苦。

出南门,见一人病苦缠身、百节痛毒,乃感受到病苦可厌。

出西门,见族类扶舆死人,并随车步行啼哭,遂感到死苦之可厌。

即转辔出北门,见一着法服持钵的沙门步行安详,乃决心舍宫踰城、出家修行。


图释:佛陀伟大的一生(诚心阅之功德无量)

12  夜别妻儿

一天夜晚,太子悄悄的走出房间,离开了妻子儿子。 

图释:佛陀伟大的一生(诚心阅之功德无量)

13 逾城出家

太子终于下定决心,放弃世俗的富贵繁荣,而去追求能让自己与一切众生解脱于生老病死乃至一切一切的烦恼痛苦轮回的方法。


图释:佛陀伟大的一生(诚心阅之功德无量)
14 削发更衣

太子心中思忖, 若不剃除须发乃非出家,即拔金刀,手自削发,且发誓言:

“我今剃除须发,愿与一切众生断除烦恼习障。”

这时来了一个猎人,身著袈裟,王子就以身上的华丽服饰相换,完全成了僧人形象。 
送行的马夫车匿见此情形,知不能挽回,只好牵马拜辞,寻路回宫。

 

图释:佛陀伟大的一生(诚心阅之功德无量)

15  舍弃六年苦行  见天神弹琴了悟中道

太子来到尼连禅河边伽闍山苦行林中,独自在树下结跏趺坐。他身无覆盖,不避风雨,目不瞬动,心不恐怖,摒除一切,全体放下。 
 独修苦行转眼已六年之久,他由最初每日食一麻一麦,渐渐至七日食一麻一麦以至于不饮不食起来。

终于,他身体变得极度消瘦,有若枯木,手摩胸腹,能触背脊。 
  有一日,他忽然觉悟到:过度享受固然不易达到解脱大道,但是一味苦行,也是没有办法进趋大彻大悟的法门。

于是他决定重新进食,放弃了苦行。见天神于空中弹琴,了悟了中道。

(中道,是佛教认为最高的真理。所说道理,不堕极端,脱离二边。)

 

图释:佛陀伟大的一生(诚心阅之功德无量)

16  牧女献糜

尼连河边有两名牧牛女子,一名难陀,一名波罗,常赶牛在苦行林边放青。

素日里看母牛,入河洗浴干净,挤取乳汁,蒸成乳糜,盛了满碗,捧到他面前,礼拜奉献。 
  释迦牟尼接受了供养,发愿说:“今食饮食,得充气力,以保留智慧年寿,为度众生。”遂即服食。 
  自此,释迦牟尼每日皆受牧女供献乳糜。一月之后,体力强健,已回复了昔日的壮实。

他又去尼连河中沐浴洗衣,更觉得遍体清凉,光彩焕发。

 

图释:佛陀伟大的一生(诚心阅之功德无量)

17  发愿若能成佛  愿盘子逆水而上

佛陀发愿成佛,以碗碟放入水中,发愿曰:如若能成佛,则希望碗碟逆流而上。

 

图释:佛陀伟大的一生(诚心阅之功德无量)

18 菩提树下成最正觉

佛陀于菩提树下参悟,发誓不成正觉不离此座。

 

图释:佛陀伟大的一生(诚心阅之功德无量)

19  天气寒冷 龙王卫护佛陀

当雨水下落天气寒冷时,龙王现身为佛陀遮风挡雨。

 

图释:佛陀伟大的一生(诚心阅之功德无量)20  魔女媚佛

释迦牟尼即将成佛,祥光上冲死亡与欲念之魔的魔宫,魔王波旬想阻挠他圆成佛果,便命令三个魔女前去蛊惑他。 
  三魔女一名特利悉那(爱欲),一名罗蒂(乐欲),一名罗伽(贪欲)。

她们来到释迦牟尼身前,殷勤献媚,桃面嫣然。但释迦牟尼深心寂定,视而不见,犹如莲花出污泥而不染。 
  三个魔女不肯死心,竭尽种种妖娆之态,淫蝶之状。

释迦牟尼训诫她们道:“你们形体虽好,心不端正,好比精美的琉璃瓶贮粪机,不自知耻,还敢来诳惑人吗?”

又使法力,使魔女得见自身恶态,只见骷髅骨节,皮包筋缠,脓囊涕唾,丑状鄙秽。

魔女看后,意念一转,羞耻惭愧,匍匐而遁。

 

图释:佛陀伟大的一生(诚心阅之功德无量)

21  坚牢地神为佛作证  水淹众魔

魔王波旬见魔女无功,十分震怒。他自恃神通,召集所属全部魔将魔兵毒虫怪兽,带上毒雷毒箭,如蜂如蚁杀向释迦牟尼。 
  释迦牟尼端坐金刚宝座之上,毫不恐惧惊动。魔王的毒雷毒箭,射到近处皆纷纷散落。

他告诉魔王道:“我所以得成菩萨道是因为从三僧祗无央数劫以来,积集了无量福德智慧,圆满了六度万行。你来攻我,不是以卵击石,自取破灭吗?” 
  魔王不听劝告,一味蛮横,率众向前,释迦牟尼身放净光,魔众尽皆跌扑。

此时坚牢地神现身护持佛陀,水淹魔军。

 

图释:佛陀伟大的一生(诚心阅之功德无量)

22  众魔败阵 菩提树下成最正觉

魔王的种种手段都没能得逞,终于败退。

佛陀终于夜睹明星而悟宇宙真谛,叹曰:一切众生本具如来智慧德相!从此,佛陀成就了宇宙中最完善慈悲与智慧。

 

图释:佛陀伟大的一生(诚心阅之功德无量)23  梵天献花请佛说法

天主大梵天得知佛陀成就最正觉,特前来向佛陀献花,以此缘起恳请佛陀为众生宣说妙法,让一切众生成就佛陀一般伟大的生命品质。

佛陀慈悲应允。

 

图释:佛陀伟大的一生(诚心阅之功德无量)

24  鹿苑说法 度五比丘

佛陀知道曾追随伺侯过他的五名侍从,其时正在贝拿勒斯鹿野苑中力修苦行,正待化度,便前往鹿野苑说法。

释迦牟尼向等五人说法道:“欲求大道应防止两个极端,一分享乐纵欲的生活,这是堕落,一为禁欲的苦行生活,这是痛苦。避开这两个极端,行于中道,能导致智慧觉悟,即可修‘八正道’,脱出生死的苦海。”

五人听后,顶礼拜服。他又向五人说了生灭四谛之法,五人便皈依了释迦牟尼,同时被度为比丘,成为最早的信徒。 
  他们遵循释迦牟尼倡导的正道修行,不久就修成阿罗汉果。

〔阿罗汉是小乘佛教的出世圣果,已了脱生死,不再来三界受生,故亦无灭。)

 

图释:佛陀伟大的一生(诚心阅之功德无量)

25  游行教化

佛陀带领着弟子们秉承着中道,履行着简朴的行为态度,四处游行,应机的教化着所有有缘的众生。

释迦牟尼弟子甚多,相传有五百人,其中著名者有十人,即摩诃迦叶、舍利弗、目犍连、须菩提等十大弟子。

 

图释:佛陀伟大的一生(诚心阅之功德无量)

26  诸王子出家得度

几年之间,释迦牟尼先后度化了波罗奈斯国的王子耶舍,专修事火外道并甚有名声的摩诃迦叶等多人,在摩揭陀国王舍城,国王频婆娑罗及其子阿闍世也先后皈依了佛陀,在舍卫城,拘萨罗国王也皈依了佛陀。

众弟子乞受戒法后,皆独行用心,勇猛精进,正心诚信,不曾放逸。并常去游四方,慈悲教化,普渡众生。 


图释:佛陀伟大的一生(诚心阅之功德无量)

27  佛陀回宫省亲

释迦牟尼成道后不久,曾在摩揭陀国王舍城东面的灵鹫山结茅小住。

其时摩诃迦叶,舍利佛、目犍连三人正跟随身边,听他说法。

这时,他听说父亲净饭王已有病在身,渴念情殷。

自思:如今佛道已成,回国省父不会再惹尘障,遂带摩诃迦叶等三人回迦毗罗卫国。

净饭王一听得悉达多王子已成佛归来,不觉大喜,便扶病偕同王后率领群臣出城迎接。亲族百姓,也都焚香献花相迎。 

 

图释:佛陀伟大的一生(诚心阅之功德无量)

28  见耶输陀罗

他的妻子耶输陀罗携其子罗睺罗也前往恭迎。其时罗喉罗年方七岁,聪明智慧。

佛陀与昔日的妻子耶输陀罗相见了,并对她作了重要的开示。

耶输陀罗后来与释迦牟尼姨母摩诃波闍波提一起皈依佛门后,成为最早的比丘尼(尼僧)。

后来,耶输陀罗证得声闻乘最高圣果——阿罗汉果位,从此解脱了生死。

在佛陀的众女弟子中,她具大神通,78岁圆寂,留下许多诗偈。

 

图释:佛陀伟大的一生(诚心阅之功德无量)

29  罗睺罗拜舍利弗为师

佛陀的七岁儿子罗睺罗拜舍利弗为师,而出家。

罗睺罗依照佛陀所教之法,修禅成功,听闻《小罗睺罗经》后,证得阿罗汉果。

佛陀觉悟后的第14年,他受了比丘大戒,在佛陀及舍利弗之前圆寂。

 

图释:佛陀伟大的一生(诚心阅之功德无量)

30  净饭王去世

佛陀见到了病重的父王,并为他开示了三皈依法,父王因此得度。

三个月后,净饭王病逝。逝世后,佛陀尽职孝道,亲自抬父王的棺椁,为世人以身作则。

释迦牟尼为他举行了火葬之礼,超度他升天,并收拾遗骨,造塔供养。丧事完毕,仍率弟子离开故国。

 

图释:佛陀伟大的一生(诚心阅之功德无量)

31  菩提树下不动而升 为天子说法

佛陀应天神的邀请,不动而上升天宫。为了报答母亲之恩德,而升天说法。

 

图释:佛陀伟大的一生(诚心阅之功德无量)32   说法竟佛从天降诸天坐三宝阶

佛陀在天宫说法后,沿着天梯下返人间,众天神恭敬围绕。

 

图释:佛陀伟大的一生(诚心阅之功德无量)

33  纯陀长者最后的供养 佛将入灭

佛陀接受了最后一次的供养,以表现出疾病这样的方式,提醒弟子们时刻不要忘记无常,并表示即将进入大涅槃的境界。

 

图释:佛陀伟大的一生(诚心阅之功德无量)

34  娑罗树下涅盘 得大自在

释迦牟尼八十岁时,一日到了拘尸那伽城外娑罗双树林间。

这地方四面各有两株娑罗树,枝枝相对,叶叶相映;中间绿草如茵,上下野花如锦;香气四溢,清幽宜人。 

佛陀命阿难在双林中设席铺床,然后头北面西,右胁着席,叠足安卧。

中夜之时,他对弟子说完最后的遗教,便默然无声,安祥圆寂。 
释迦牟尼双林灭度后,他的出家弟子和世俗弟子们无不泫然流涕。皆纷纷从四面八方赶来,瞻仰佛的遗容,缅怀佛的功德。

七日后,由大弟子摩诃迦叶主持了葬礼,在拘尸那伽城天冠寺举火焚化。

薪尽火灭,摩诃迦叶取出舍利(高僧遗体焚烧后留下的珠状物),分为分份,用净器装盛,分送八国造塔供养。

 

图释:佛陀伟大的一生(诚心阅之功德无量)

35  佛陀伟大的一生

佛陀并没有像他方世界的佛陀那样选择长久的住世,而是这么早就示现涅槃。

因为他担心弟子们会因为他的长久住世而放逸修行,可见佛陀的良苦用心。

然而佛陀的化身虽然离开了众生,法身却是一直存在的。

他存在于佛陀创立的僧团之中,存在于法本文字之中,存在于整个虚空界。

只要有一个众生,哪怕是微小的蝼蚁需要他的帮助,只要因缘具足,佛陀的加持依然如住世时一样无二无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