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山:寻觅湿润的山村细节
(2010-11-26 08:14:41)
标签:
西甘长沟镇泉水周口店镇汗八里旅游 |
分类: 北京景点推荐 |
淘色
房山南10公里寻水寻泉
两个泉眼、四个甘池村北甘池村边的泉水叫圣泉,被水泥池边和石栏杆框在个长方形里,无声息地冒几串气泡,证明它们的存在。风一起,水面上的枯黄草叶便被推向长方形的一隅,更大片的水面随之展开,池底的水草深浅不一,在深蓝色透明的背景里晃啊晃。西南角的水闸是合着的,闸下便是泉水河,由此向南和西甘池村的泉水相遇,再和发源在大石窝镇的那条泉水河汇合,向南出房山,在河北涿州境内入拒马河。
西甘池村的泉眼不远,隔着一块没播种的田地和胜泉相望。围泉眼的水泥池是圆形的,几个村里人蹲在池边,沿袭着几百年来的习惯,用泉水洗衣。与胜泉不同,西甘池村泉水的水色很深,望不见池底。池边没有闸门,水从池口涌出,和池口下的鹅卵石撞出水花,再顺着斜坡流入河道。
河道里的水流速度很慢,水草丛生,还没生出腿来的蝌蚪在草里纠缠扑腾。水草和蝌蚪,在孩子,是夏季的娱乐,在村民则是麻烦,站在河岸边捞水草的老人用了个词———“腌?”,这个常见于话本小说中的词在今天的北京市区的方言里很难听到了。
几个清宝顶,一座辽代塔
坐在田垄上的放羊人被二十多只羊包围着,她说在泉眼西边曾经有过一座将军庙,听老人说是先有泉才有庙再有村,也有人说甘池村和村边的顺承郡王家族墓有关,清代顺承郡王家族中有十几人葬在附近,也有一部分葬在房山岳各庄的二龙岗。从泉边出发,横穿西甘池村到村南端,三座五六米高的宝顶(圆形涂石灰的坟冢)
立在土坡上,因风化而碎裂的砖缝里长出了小树,向西,还有一座三米左右的小坟冢,围在麦田里。西甘池村的部分村民都是守墓人的后代。如今墓地里的老树和建筑都不在了,顺治年间的墓碑被废石料围住,每座宝顶底部或周围都有盗洞。
西甘池村旁的山岗上满地都是槐树落的紫花,树林里的石塔是辽代的遗物,辽代就有寺庙,甘池村一带的居住史可以上溯千年。泉是这片丘陵地带的眼,寺庙、村庄以至于顺承郡王的福地都依水而建。
甘池村实际上有四个,根据方位分别命名东、西、南、北甘池村,西、北两村以西、北两个泉眼为中心,泉水河从此发源,而东、南甘池村也是沿河的。
当地人指路也以河为路标、参照,跟着泉水河的河道,几个村子都能走到了。
逐水草从长沟到周口店
河道边有一溜稻田,一簇簇的尽是隔年的棕色稻梗,今年的秧还没有插。从北京来长沟的路上,司机一直垂涎欲滴地念叨的贡米就产在这稻田里,喝泉水河的矿泉水长大,传说这种米经过九蒸九晒的“折磨”,吃起来仍然齿颊留香。近两年,东甘池村外挖了一个人工湖,起名龙泉湖,在湖边的小池塘里栽种莲藕,荷叶还只有杯口大小,村民坐在岸边不断地甩竿钓鱼,七八只白鹭也忙活着在水里找午餐,不太留意路人,除非你走到跟前了它们才迟疑着飞起来,盘旋一小圈,仍旧落在不远处有水的地方。
古人、今人逐水草而居,对于北京,这座干燥的城市,水是一种奢侈,寻水寻泉都是乐事。房山南部地下水丰富的地区从甘池村所在的长沟镇出发,一直延伸到周口店。我们寻泉之旅的第二站就在开头和结尾各选一个地点,长沟镇甘泉村是第一站,而周口店的三盆山是第二站。
车厂村在周口店镇北,三盆山脚下,三盆山属于燕山山脉。从车厂煤矿北上,碰上不少进山背水归来的队伍,多半是燕山石化的退休职工。市区人有香山、樱桃沟,而他们有三盆山,也能爬山晨练、背泉水。猫耳峰下的山谷中曾经有小溪流过,至今仍不难分辨出流水“走”出的那条石子路。最近的一处泉眼离山口只有半小时的路,十字寺选址在此的原因之一就是这山中的泉水。
银杏树下的十字寺
十字寺据说是现存的全国景教的惟一遗址,是进三盆山背泉水的必经之路,远远就能望到寺里的那朵绿树冠,路标一样。那是棵元代的银杏树,有七八百岁了。背水人走到树下,便要放下水桶,盘腿坐下,抬头透过看那被枝叶分割的蓝天,露出点儿超然世外的神气。树阴里立着三通石碑,散落着几块刻有葵花花瓣的柱础基。有两通碑,落款分别是大辽应利十年和大元至正二十五年,碑文据说是明嘉靖年间重刻的,新的碑文模糊了有关景教的那段历史,因为元代灭亡,基督教在中土也一度中断,只含糊提到解像教、十字架和一位穿绿袍,蓄长须的神人。
据说公元十三世纪,传入中土的基督教被命名为景教。景教修士列班·扫马看中了三盆山猫耳峰,那时这儿有山洞、泉水,距离北京大约一天的路程。离开汗八里教堂(汗八里是突厥语中的帝都,当时元大都尚未兴建,帝都指如今宣武区一带的金中都旧址),到这儿清修、传教。他用了19年时间把这里原有的佛寺改造成一座教堂,殿宇还是佛教寺院的规格,细节却中西合璧,有两块带叙利亚文的十字石刻(现在收藏在南京博物馆)。
山中小溪断流多年了,泉水却还有几处。在十字寺北走那条向东的岔路,穿过次生林,头顶,几只啄木鸟隐身在树林高层里敲击树干,清脆的“哆哆”声此起彼伏,脚边的几丛野菊秧,要等秋天才能开花。路的尽头,泉水从岩石下流出来,水流很细,流速却比樱桃沟水源头大得多。小虫们聚在水坑附近“嘤嘤嗡嗡”,趟了一路黄土之后的都市人只需这一点点细流,便滋生出闲情逸致来,凑成一圈打起扑克来。听同行的背水人说,在十字寺北选那条向西的岔路,一样有泉眼,而由此向东不远,就是北京第一处皇家陵园———金陵的遗址。
指南
日程安排
耗时约一天半,第一天上午北京-(两小时)长沟镇(在镇政府所在的街上用午饭)-(步行半小时,打车10分钟)北甘池村胜泉-西甘池村(顺承郡王家族墓、辽塔)-(沿河)东甘池村(龙泉湖)-宿长沟镇或周口店镇第二天上午,周口店镇车厂村-(步行半小时)十字寺-(十几分钟)最近的泉水,也可走十字寺后向西的岔路进山-中午返城
交通
北京-甘池村,在天桥总站乘去十渡的917路到长沟镇下车,再步行或打车北京-车厂村,乘917路在周口店镇下车,打车或换乘小公共到车厂村下
住宿
周口店镇上有旅馆,长沟镇上也有度假村,自驾车可以当天来回,不过会比较赶
费用
以上景点都不收门票
装备
此行无难度系数,推荐自带空瓶接水,或自带酒精炉、茶叶,在防火的前提下,用甘池村的泉水或周口店三盆山中的泉水当场泡茶,作为途中休闲项目之一
特别提示
虽然都在西甘池村,顺承郡王家族墓和辽塔距离比较远,两个景点之间步行至少半小时
购物提示
长沟镇有专门的贡米厂,可以购买在北泉水河边禁得住“九蒸九晒”的贡米
边缘
长沟土城遗址:位于长沟镇东长沟村,始建于汉代,相传是由窦建德驻守。目前土城遗址仅剩下一个高出农田的长条形土坡,上面长满了荆棘,周边则成为墓地,或零落或集中地分布着数以百计的坟头。
严行大德灵塔:建于金代,位于长沟镇西甘池村的山岗上。此塔为一座精美的经幢式汉白玉石塔,铭文上布满缠枝花,“严行大德灵塔”几字还清晰可见,其他地方则能看见许多“……不花”字样。旁边是繁茂的小树林,还散落着几个六角形须弥座,以及几根粗大的石柱。据说,这里原有一个大寺庙,村民在附近垦荒时经常会挖到大石料。
涂鸦:以前我经常在八一湖边看到这样的“豆娘”(尾巴能弯的蜻蜓),在北京市里,只有在那些有水面的公园里才能看到,而东、西、南、北四个甘池村都是依水而建,于是有了羊儿满地走,“豆娘”、白鹭满天飞的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