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帝都老股民
帝都老股民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6,948
  • 关注人气:53,19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千姿百态的和顺古镇

(2010-10-22 14:08:19)
标签:

艾思奇故居

和顺图书馆

古镇

旅游

分类: 北京景点推荐

“远山茫苍苍,近水河悠扬,万家坡坨下,绝胜小苏杭。”

千姿百态的和顺古镇

这就是和顺,一个温婉美丽南方小镇,一个南方丝绸古道上的窗口,一个火山环抱的桃源仙境,东西方文化碰撞交流的地方,大马帮驼回的翡翠之乡……没有一个词能够贴切的形容它,它是如此的千姿百态,各种文化在和顺碰撞交融,等着人们去探寻,去发掘。

 

和顺古名阳温暾,因境内有一条小河绕村而过,更名“河顺”,后取“士和民顺”之意,雅化为和顺乡,现有人口6千余人。全镇住宅从东到西、环山而建,渐次递升,绵延两三公里。

千姿百态的和顺古镇

一座座古刹、祠堂、明清古建疏疏落落围绕着这块小坝子。乡前一马平川,清溪绕村,垂柳拂岸,夏荷映日,金桂飘香,让人流连忘返。

 

和顺是中原文化与南亚文化、东南亚文化、西方文化碰撞的一个窗口,蕴涵着“和睦顺畅”的最佳境界。这里屹立着全国藏书最多的乡村图书馆;这里有传统民居一千多座,其中清代民居有一百多幢,堪称经典之作,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的活化石;这里可以领略到徽派建筑粉墙黛瓦的神韵,可以欣赏到江南古镇小桥流水的倩影,也可以寻觅到西方建筑、南亚建筑的元素。寸氏宗祠的南亚风格大门、艾思奇故居的欧式窗户、“弯楼子”民居的英国铁艺,都与四合五天井、三房一照壁这样的云南古民居珠联璧合地融为一体。洗衣亭、大月台、总大门等古建筑在全国古镇中独具特色。八大宗祠保存完好,族谱和宗族活动流传至今。七大寺庙,佛、道、儒共存。这里所有的道路、墙基院落都用火山石镶砌而成,古朴典雅。

 

千姿百态的和顺古镇

来到和顺,一座“和顺顺和”的牌坊首先映入眼帘,村前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绕村而过,绿色的河水缓缓的流着。河上面有两座形似彩虹的拱桥跨河而建。当地人给了个好听的名字——双虹桥。

 

跨越双虹桥,一中西合壁式的建筑群呈现在眼前,这便是有着“在中国乡村文化界堪称第一”美誉的和顺图书馆。馆内藏书达7万余册,还有胡适、熊庆来、廖承志等诸多文化大家的题字!馆内浓厚的文化气息吸引着不少看书报的人。

千姿百态的和顺古镇

玲珑典雅的和顺图书馆,始建于1929年,是中国乡镇创立最早、规模最大的图书馆,现有图书六万多册,其中不少是国内珍本、孤本。建于1940年的益群中学,曾为侨乡培养出许多人才,现有在校学生1000多人。

 

在当年中国远征军20集团军司令部旧址之上,有一座建筑,那就是滇缅抗战博物馆,博物馆建里面收藏了近5000件的文物。

千姿百态的和顺古镇
在当年中国远征军20集团军司令部旧址之上,有一座建筑,那就是滇缅抗战博物馆,博物馆建里面收藏了近5000件的文物。

 

走在小路上,不知不觉已来到弯楼子故居,“弯楼子”得名于该家族在修楼房时,因为紧挨村路,为了不影响村里人的正常通行,主人没有把房子的墙壁建成笔直的那种,就沿着巷道的曲线而修砌,村民们对这位富了而不霸道的“永茂和”商号创始人很尊重,就把这幢楼房称作弯楼子。

千姿百态的和顺古镇艾思奇故居是和顺不能错过的古迹,为砖石楸木结构,中西合壁的四合院。有串楼通栏,雕花格扇,西式小阳台,显得古朴典雅。在大门头悬有“艾思奇纪念馆”匾额,在西楼和厅楼上陈列着艾思奇的生平事迹。

 

千姿百态的和顺古镇

建筑占地600多乎力米,高屋大院,串楼通栏,点缀西式小品阳台。故居前临元龙幽潭,后枕凤山,地势高旷,环境优美。建于民国8年(公元1919年),是艾思奇之父李曰垓任云南民政、司法两司司长及矿务督办时所建的新居。

 

所谓人杰地灵,和顺养育了哲学家艾思奇、缅甸四朝国师尹蓉、翡翠大王张宝庭、华侨领袖寸如东等一批又一批名商鸿儒和英才人杰。从古至今和顺民风谦恭礼让,古朴儒雅,地方风味饮食“三滴水”、“头脑”更是堪称一绝。

千姿百态的和顺古镇

历史上的和顺人从大山里赶着大马帮沿着西南丝绸古道走南闯北,闯荡“夷方”,至今有一万多人侨居海外,形成了“海外的和顺”。和顺侨胞身在国外,心系祖国。他们热切希望祖国繁荣昌盛,时刻关心边疆建设。他们在辛亥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积极支持革命事业,慷慨捐输,多方奔走,有的为此献出了生命和鲜血。孙中山曾表彰和顺华侨寸海亭是“华侨旗帜,民族光辉”。他们长期以来,热心家乡的公益事业,在家乡修桥筑路、建造寺观、培植风景、发展文化教育。村中的公共建设,无一不渗透着他们的心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