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顺兴茶馆怀旧
(2010-10-16 06:34:54)
标签:
川西顺兴老茶馆巴蜀风情北京茶馆香泉居文化 |
分类: 北京景点推荐 |
今夏,顺兴老茶馆荣获“中国百佳茶馆”称号。这个苦心保留原汁原味川西民俗的茶馆,得到了业界的推崇。 走进顺兴老茶馆的古色古香的双扇门,你就会为一种浓浓的怀旧情绪所包围。古旧的铜环,老式的风谷机,一推就“咿咿呀呀”响的鸡公车,还有那写满川西小镇风情的大型壁雕……这里的每一个细节,都牵引着你的心绪,回到遥远的过去。
伤逝怀旧,是现代人尤为强烈的情感,在“顺兴”,有诸多细节,将你的这种伤逝怀旧情绪推向极致。
古苍青壁上的9幅大型壁雕,是由著名雕塑家朱成历时半年凿造而成的,分别以浮雕、透雕、影雕形成,生动而精确地再现了小镇上下、木屋内外丰富的生活情景,面壁而立时,总让人浮想联翩。
穿过青砖古巷往右拐,豁然开朗,身着旧时装束的茶倌茶娘穿梭其间,各类川菜小吃应有尽有。酒足饭饱之余,“万年戏台”的川剧开张了:变脸、吐火、扬琴、说唱、蜀宫伎乐舞蹈和茶艺绝技纷纷亮相,其间挖耳修面、问卦占卜、江湖杂耍也令人拍案叫绝……还有店小二清脆的吆喝声,一招一式的掺茶功夫,使源远流长的巴蜀文化似乎鲜活在眼前了。
四川的茶文化千百年来一直享有盛名。在李 人、沙汀等川籍作家笔下,茶馆是人物活动和情节展开的主要场所。不过长久以来,与老舍、林语堂笔下的北京茶馆相比,四川茶馆大多“形象”不佳,硬件设施简陋,仅竹椅、木桌、土瓷碗而已;软件服务更差(“死水微澜”中蔡大嫂除外),老板多以终日打瞌睡的形象示人;茶馆也往往成了袍哥等闲杂人员聚集的是非之地。
也许就是这些原因,致使上世纪90年代初成都冒出一大批“茶庄”、“茶坊”时,都取了些洋气的招牌,敬“茶馆”的名称而远之,风格也不取中式的。但1999年酝酿兴建的顺兴老茶馆,对茶文化、人文历史情有独钟,参照成都历史上有名的瓯香馆、临江亭、广春阁、香泉居等茶馆的形制和风格,做了潜心策划,并且墙壁砖石、桌椅木窗、茶壶茶碗、房檐木匾都一一收购旧物,个个都有来历。这种文化追求,使“顺兴”有了自己的特色,成为中外朋友趋之若鹜的旅游点,也深深感动了文人学者。老作家马识途挥毫题辞:“苦中寻乐且邀来好友谈谈,忙里偷闲何不到老茶馆坐坐。”
把怀旧做到了极致,现在的顺兴老茶馆,似乎已不再是单纯的饮茶场所,而是成了巴蜀风情的一个坐标,成了海内外小有名气的地域文化精品。据说开业5年来已有上百万人次的中外游客来这里,龙应台、张贤亮、张艺谋等各路文化人都对这里念念不忘。怀旧,原来可以做成这样一篇大文章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