涮羊肉的传说及正宗吃法

标签:
美食忽必烈内蒙古元世祖羊肉旅游 |
分类: 北京旅游美食 |
内蒙古日涮羊肉,相传起源于元代。民间传说元世祖忽必烈统帅大军南征,有一次经过激战后,人困马乏,饥肠辘辘。部队停下杀羊烧火,正准备炖羊肉时,探马来报,敌军大队人马追赶而来,仅距驻地十里。忽必烈边下令部队开拔,边喊着:“羊肉!羊肉!”可炖羊肉已经来不及了。厨师急中生智,飞快地将羊肉切成片,放在沸水锅中搅拌,待肉色一变即捞在碗里,撒上盐、葱花、姜末,送给忽必烈食用,食后迎战获大胜。筹办庆功宴时,忽必烈特意点了战前吃的羊肉片。厨师为此效仿上法精细制作,并配以腐乳、辣椒等多种作料。将士们吃了赞不绝口,忽必烈当即赐名为“涮羊肉”。从此,涮羊肉即为宫廷佳肴。
清光绪年间,涮羊肉流传民间。由于地区习惯和条件不同,食法各具风格。内蒙古正宗涮羊肉多选用大尾绵羊的上脑、外脊、后腿、羊尾等部位,切成适度薄片,放在火锅沸水中清涮。再取已备好的芝麻酱、腐乳、韭菜花、卤虾油等调味作料食用。此吃法,肉的质地鲜嫩,不膻不腻,新颖别致。
前一篇:低碳阳朔:选择在田园山水间入眠
后一篇:重庆·性格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