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游世界上第一个拱桥 赵州桥
标签:
小券仙迹桥体拱桥张果老赵州桥旅游 |
分类: 北京景点推荐 |
赵州桥三绝

(1)“券”小于半圆。我国习惯上把弧形的桥洞、门洞之类的建筑叫做“券”。一般石桥的券,大都是半圆形。但赵州桥跨度很大,从这一头到那一头有37.04米。如果把券修成半圆形,那桥洞就要高18.52米。这样车马行人过桥,就好比越过一座小山,非常费劲。赵州桥的券是小于半圆的一段弧,这既减低了桥的高度,减少了修桥的石料与人工,又使桥体非常美观,很像天上的长虹。

(2)“撞”空而不实。券的两肩叫“撞”。一般石桥的撞都用石料砌实,但赵州桥的撞没有砌实,而是在券的两肩各砌一两个弧形的小券。这样桥体增加了四个小券,大约节省了一百八十立方米石料,使桥的重量减轻了大约500吨。而且,当洨河涨水时,一部分水可以从小券往下流,既可以使水流畅通,又减少了洪水对桥的冲击,保证了桥的安全。
(3)洞砌并列式。它用二十八道小券并列成9.6米宽的大券。可是用并列式砌,各道窄券的石块间没有相互联系,不如纵列式坚固。为了弥补这个缺点,建造赵州桥时,在各道窄券的石块之间加了铁钉,使它们连成了整体。用并列式修造的窄券,即使坏了一个,也不会牵动全局,修补起来容易,而且在修桥时也不影响桥上交通。
“赵州桥鲁班爷修,玉石栏杆圣人留,张果老骑驴桥上走,柴王爷推车轧了一道沟。”这段民谣想必大家都不陌生。这歌里唱的赵州桥,就在咱“家门口”的赵县。赵州桥建于隋代,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建造,是世界上现存年代最久、保存最好、单孔跨度最大的敞肩式石拱桥,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天下第一桥”。

赵州桥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世界第十二处“国际土木工程历史古迹”。这座桥承载着很多灿烂的历史文化,可看的东西非常多,那么,该看什么,该怎么看?请随我一起,走近这座千年古桥。

看古桥仙迹。所有到过赵州桥的游客必看的,就是那“仙迹”了。相传赵州桥是由鲁班爷在一个晚上造成的,真乃一夜成桥,惊动天下,就连仙境里的神仙也闻名而至,张果老身骑着小毛驴,柴王爷手推独轮车,走到了大桥中央,只见张果老手中拂尘一摆,接来日月星辰,柴王爷运用法术,拘来五岳名山。霎时间,只见毛驴奋力扬蹄,嗒嗒有声;柴王爷猛力推车。赵州桥在超常负荷下,被压得摇摇欲坠,只见鲁班纵身跃入桥下,单手向上一举,就稳稳地托住了大桥。而在桥面上从此也就清晰地留下了驴蹄子印、车辙印和膝盖印等几处仙迹,在桥面上,你可以轻松地找到这几处仙迹,已经被游人摩挲得油光水滑了。
看赵州桥的特点。赵州桥本身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当然好多东西是留待专家们好好研究的,但已经研究考证了的赵州桥的特点,想必很多人也不太清楚:一是首创敞肩拱造型。大桥主拱肩部加设了四个对称的小拱,挖空了桥肩,将桥肩敞开,在世界建桥史上是赵州桥首创了敞肩拱的新型桥,既节省了材料减轻了桥身自重又能辅助宣泄洪水,减小上游洪水对桥的冲击力,而且巧妙地利用小拱产生的被动压力,增加桥身的稳定性。二是天然地基。桥台坐落在天然地基之上,地基为轻亚粘土第四纪冲积层,是良好的天然地基,既能承载桥身重压,又可抗拒地震。三是桥体雄伟壮观,匀称秀逸。赵州桥巨身凌空,雄伟壮观有玲秀之感,桥面栏板望柱浮雕蛟龙花卉,刻工精细,刀法苍劲有力,风格古朴典雅,显示了隋代深厚、严整、矫健俊逸的石雕艺术风貌,而雕刻在栏板上的各式精美石雕,也绝对值得一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