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锦溪古桥边 惬意下午茶

(2010-07-02 06:14:42)
标签:

文化

分类: 北京景点推荐
   那个地方叫锦溪,属于藏在深闺无人识的千年古镇,离上海才一个半小时的车程。

am 8:00 王妃水冢


  启程。走318国道,过大观园,上锦商公路,一片明晃晃的湖水扑面而来,车在一座牌坊前停下,锦溪到了。

  古镇的名字源于一条包孕五湖三荡间古老的河流———锦溪。相传南宋王朝时,宋孝宗的爱妃陈妃路过此地,深爱此间的水乡风情,便留了下来,后来金兵南下,她为保持名节,投湖自尽,人们就将她的遗体安葬在镇前五保湖的水冢里。宋孝宗闻讯后下旨在五保湖畔建造了一座莲池禅院为之超度。从此镇名便改为陈墓,直到1992年,才恢复了锦溪的名字。不过,现在上海到锦溪方向的长途汽车还称其为陈墓站。

  
am 9:30 文昌阁

  
 下车,映入眼帘的就是古色古香的莲座禅院和一条漂亮的水榭长廊,卧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禅院前有座三层楼的文昌阁,当年文人雅士喜欢在此切磋文才。锦溪地方崇尚读书,出了不少科学家和文学家,所以文昌阁一直被认为是文运昌盛的象征,同行中有位还在读初中的小毛孩,赶紧上楼敲一敲铜锣,希望沾上一点灵气。

  从阁楼窗户望出去,荷叶残枝倒映在水中,宛如一幅现代水墨画。乡人说:如果再早一点来,就可以闻到满湖荷叶飘香了。

  
am10:15 砖窑博物馆


  穿过文昌阁,便是苍颜斑驳的古桥驳岸和粉墙蠡窗的民居了。有意思的是,锦溪人有收藏的癖好,小小一个镇上竟开了10多家各种各样的私人博物馆,像古董馆、陶瓷馆、奇石根雕馆等等,最有看头的是钱币馆和砖瓦馆了。钱币馆里有各类古钱数千种,镇馆之宝是全国惟一一枚朱元璋的阴阳神鬼币,就是死了还能带到阴间享用的钱币。古砖瓦博物馆开在明朝锦溪四大家族之一的丁宅,有汉朝的城墙砖、宋朝的井砖,最著名的是“铜雀春深锁二乔”的铜雀台上的一张筒瓦。据介绍:锦溪自古以来就以72家烧砖瓦的窑而著名,开个号称中国之最的砖瓦博物馆也在情理之中。

  
am 11:30 渔家菜


  走街串巷,不觉已到中午,随便找了一家看得见风景的饭馆。到水乡,自然是吃水里的东西。水晶烩鲤是当地的名菜,取当地特产锦鲤用慢火煮烂,去骨,羹汤冷却后冻成如水晶般的鱼冻,切片上桌。鱼巴鱼,形如河豚,用猪肉糜嵌入鱼背,油煎红烧,入口鲜美。再加鳗鲡、水晶虾,当然还少不了大闸蟹。再要个炒茭白、蜜塘藕,吃得个个放不下筷子。

  
pm 1:30 水巷古桥


  驳岸边停着两三条木船。扬手一招,身穿蓝土布衣衫的船娘撑着小船就荡过来。古诗说:故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而锦溪桥梁的密度之高,大概也属国内少见,有“三十六座桥,七十二只窑”的说法。下午的古镇集市已散,游人不多,木船在水巷里穿行,四周一片宁静,只有河水拍击船头的声音和船娘唱的当地小调。锦溪现在的桥多为明清时所建,苍颜斑驳,风格各异,河道蜿蜒曲折,两岸绿荫如盖,加上远近的石驳、河埠、民居,真像进入画镜一般。船娘还将我们荡到五保湖中央陈妃水冢的地方———一个独立的小岛,据说前几年发大水,镇上的民居都进水,只有这个小岛一点都没被水淹,果真是一块风水宝地。

  
pm 2:30 缆船石


  上得岸来,沿着河边的廊棚散步,看看久违的竹器店、木器店、酒坊、油坊等特色小店。河埠头有农家妇在洗衣,跟她们聊聊天也很有意思。

  街的尽头有一个小茶馆,看看时间还早,大家便坐下喝杯茶,用当地的熏青豆佐茶。闲聊间,朋友忽然发现驳岸里嵌着各种各样的石孔,一问才知道,那是缆船石,有牛鼻子形的,枇杷叶形的,如意形的。过去交通全靠水路,南来北往做生意的船就拴在岸边。临河的人家,只要将篮子从窗口放下去,就可以称几斤鲜鱼当小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