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历史见证下的胡里山炮台

标签:
胡里山炮台历史见证清光绪中国旅游 |
分类: 北京景点推荐 |
胡里山炮台是中国洋务运动的产物。
胡里山炮台位于厦门东南端海岬突出部,毗邻厦门大学园区,三面环海,交通便利,有着得天独厚的历史和自然旅游资源,素有“八闽门户、天南锁钥”之称,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三月初八日,竣工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十一月初八日。工期二年八个月。炮台总面积7万多平方米,城堡面积1.3万多平方米,分为战坪区、兵营区和后山区,内开砌暗道,筑造护墙、弹药库、兵房、官厅、山顶了望厅等。炮台结构为半地堡式、半城垣式,具有欧洲和我国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
在炮台“清军”的操练声和大雨中,我们冲进了胡里山炮台,不过只赶上了最后的一声炮响。
门票25元一张。不过进去一看,还是有所值的,特别是对喜欢历史的人。
胡里山炮台始建于清光绪十七年,占地1万多平方米,是我国东南沿海的海防重地。炮台的城墙均用糯米、石灰和沙土搅拌而成,非常牢固。整个炮台有清军兵营、隧道及两层指挥楼,形成一个半地堡式的城池。
它有世界上最大和最小的炮,可惜最大的炮却是德国制造的。中国发明了火药,而欧洲人却制造了侵略的武器。也许中国人的内敛、平和注定中国人不会去发明这些东西。
我们冒雨登上了炮台。炮台上大大小小陈列了很多炮,它们见证了中国历史的光荣和屈辱。如今,它们只能默默的被人当作照片的道具。
端午的雨水可真大,我们只得跑进隧道躲雨。却发现在克虏伯大炮下面别在洞天。有长长的隧道,有存入炮弹的暗室。也是值得一看的。
在我们兜兜转转的走完整个胡里山炮台,天色已近黄昏。此时雨已经小了,不过天色仍然很是阴沉,所以很遗憾,看不到海上的日落了。
如果你肚子饿了,可以选择去中山路品尝一番特色美食。在胡里山炮台下的公交车站,坐22路,始发站有座的。每人24元。大约二十分钟,就到了中山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