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冬天不一样的呼伦贝尔冬季旅游
(2010-02-20 08:00:17)
呼伦贝尔市旅游局今年加大力度,大力整合民俗冰雪资源,高水平高质量地打造系列民俗冰雪旅游产品。为了把牧民致富和冬季旅游有机结合起来,把过去一家一户的冬季那达慕整合多民族、多牧户,有组织的冬季那达慕,把过去牧户一两日的冬季那达慕整合成内容丰富多彩,充满民族特色、供游客参观体验的多日的冬季那达慕。为了使多民族文化得到充分体现,在市区附近建立了冰雪民俗风情园,包括鄂温克族、布里亚特蒙古族、厄鲁特蒙古族、达斡尔族四个民俗接待区,在这里把各民族生产生活方式原汁原味的展现给游客。让游客既欣赏到民族祭拜、民族服饰、民族歌舞表演。又可欣赏到民族摔跤、骑马、射箭、抢枢等比赛活动。既可以亲自体验乘坐马拉爬犁、骆驼爬犁或骑马,在雪地草原上驰骋,还可以到温暖的蒙古包里品尝极具特色的民族餐饮。
努力开发市场,大力促销宣传,全力打造呼伦贝尔冬季旅游新形象。为打造呼伦贝尔冬季旅游品牌,打破冬季旅游的制约,呼伦贝尔市委市政府下大力气全面启动冬季旅游市场,一方面投入大量资金在中央电视台一套、四套宣传呼伦贝尔冬季那达慕,另一方面组织有关人员在华东地区、广东地区、东北地区、北京地区展开了大范围的促销宣传活动,先后在北京、上海、天津、南京、广州、沈阳、哈尔滨等城市做了专场促销宣传,并在这些城市电视台、电台、报纸都做了大量广告宣传。而且还在地铁上、城际之间的火车上、大巴上、城区的楼宇上做了大量广告宣传。
大力度的营销,大面积宣传,使客源市场的游客认识和了解了呼伦贝尔的冬天,多民族多家庭多方位呼伦贝尔旅游产品的打造,使呼伦贝尔冬天更具魅力,更有吸引力。面对金融危机的影响,面对冬天淡季旅游由于采取积极应对措施使呼伦贝尔冬季旅游不但没受影响,而且逐渐热起来、动起来。一是市场动起来,大量游客打来咨询电话要来呼伦贝尔冬季旅游。二是一些农林牧户动起来,他们不再“猫冬″而是积极参与呼伦贝尔冬季那达慕活动或搞家庭旅游接待。三是各旅行社动起来,他们冬天不再关门“猫冬”而是开始积极开门迎客,做线接客。四是各星级宾馆饭店动起来,今年冬天旅游好的势头使一些大的宾馆和饭店开始做好各方面准备,迎接来客。
冬季旅游线路
足不出市就能感受冰雪的快乐
乘车来到鄂温克旗安达广场东(海拉尔区断桥中心岛)
体验冬季冰雪那达慕的开幕式,主要由历史篇、现代篇、未来篇三部分内容组成,时间长度约90分钟,其形式主要由祭祀仪式、游牧生活情景再现、歌舞演出和冬季游戏娱乐节目等组成。
在活动期间,您还可以欣赏到雪地搏克、套马驯马、抢枢、布龙、骆驼拉爬犁比赛、速度赛马、雪地颠马、雪地足球等民族特色的竞技表演;同时,游客也可以自己参与滑雪、骑马、骑骆驼、雪地摩托、雪地拔河等活动。
到敖包相会的地方去
海拉尔——鄂温克巴彦呼硕敖包山下
l、祭祀敖包:举行接待仪式敬下马酒,换防寒服,了解敖包的传说和祭祀敖包的礼仪,乘马拉爬犁到敖包山祭祀。
2、寻访牧户:到蒙古包牧户家中亲手尝蒙古族风味餐。
3、举办雪地“那达慕”:通过举行马拉爬犁冬雪比赛,比赛活动赛出当天那达慕巴特尔(英雄)。
4、《敖包相会》情歌晚宴:在蒙古大帐内学唱情歌,情歌对唱,欣赏到布里亚特服饰表演,那达慕英雄巴特尔颁奖仪式。(晚返鄂温克宾馆宿)
活动项目
雪地赛马
赛马也是鄂温克人主要的体育项目。在摄氏零下近30度的草原上,几百匹蒙古骏马狂奔四野,冰天雪地的草原上顿时沸腾起来,色彩斑斓,场面威武壮观。比赛时,乘马均不备鞍(革詹),骑手不穿靴袜,身着彩衣,开赛令下,骑手扬鞭策马竞相追逐,先达终点者为胜。结束后举行授奖仪式,获奖马匹和骑手并排列队于主席台前,由歌手在台上从第—始逐一唱颂赞马词,向名列榜首的骏马身上撒马奶酒或鲜牛奶等。
雪地搏克
在摄氏零下近30度的草原上,以挑战寒冷,享用冰雪,赤膊上阵的搏克手威猛彪悍,精彩而令人叫绝。
布龙(射箭)
弓射在很早以前就已成为鄂温克人狩猎的重要工具,也是抵御外来侵略和参战的武器之一。在那达慕射箭比赛中,多用长约8至10厘米、直径约8至10厘米的圆柱型的布做靶子,在地面上摆成—长条,用木制箭头的箭来射,比赛名称叫“布龙”。以中心位置的环数最高,中环多者为胜。
抢枢
鄂温克族传统体育项目,是同自然搏斗中流传下来的—种风俗。上场比赛人数每队7人,比赛时可用推、拉、挡、摔等动作,但不准在对方腰部以下使用任何动作来抢夺勒勒车轮上的一个部件,先抢到并安装到车上的一队为胜。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