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猪榜”胡润回应杀猪榜
(2009-08-30 10:38:01)
标签:
财经 |
分类: 北京旅游感悟 |
胡润发布的富豪榜因为频频有上榜富豪出问题被戏称为“杀猪榜”,日前,胡润特意发布《中国富豪特别报告》回应杀猪榜。报告将49名倒霉富豪分成数类,除了有6人是因为过世或破产以外,还包括7名下落不明的富豪、7名曾被调查的富豪,另外还有涉及违规或违法而被调查的10人、涉嫌犯罪尚未宣判的2人以及已被判刑的17人。(8月29日《广州日报》)
商场如战场,有上榜的辉煌,就难免有下马的黯淡。这种商海的起伏变换对于公众来说,他们可以接受。他们不能接受的是,为何违法违规的人可以成为富翁?他们不断怀疑的是,财富的品质到底能否有所保证?这种反应不能仅仅归结为榜单的效应,也不能仅仅归结为公众的敏感,因为在他们心中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是,财富来自于智慧和努力。如果,拥有财富者却被证明是鸡鸣狗盗之徒,公众的原有认知必然会受到强烈冲击。
即使,按照胡润的说法,只有已经被判刑和等待宣判的19名倒霉富豪,才被认定真正出了问题,他们只占1330名入榜富豪的1.4%。单独看这个比例自然很小,但小的原因是因为基数的庞大,如果没有1330名做对比,19名倒霉富豪依然是一个不小的数字。更重要的是,这些富豪不是街头的小商小贩,不是中产阶层、中等富豪,而是那些能够跻身于富豪榜的超级富豪。当他们因为富豪榜而置身于公共视野时,他们是富豪的典范,他们是财富的象征,他们是成功的标志。
如果他们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人们会把他们看成是榜样:他们财富积累的过程是个人奋斗的过程,他们的财富神话演绎了个人成长的奇迹,这正是一个市场经济社会人们所需要的励志故事。在人们的梦想中就曾有过这样的期待:一个人不必出身显赫,不必背景深厚,只要敢于选择,勇于奋斗,就可以实现自己的财富梦想,赢得社会的尊重和喝彩。但不幸的是,在胡润富豪榜上,他们看到了成功的榜样,但同时也看到了颠覆他们财富观和财富梦的倒霉富豪。
这些富豪的存在,树立了负面的“榜样”:他们的成功是普通人无法复制的,普通人的正常的财富之路在他们面前显得不值一提,不堪一击。此时,人们对财富的认知会遭到冲击,他们对财富的品质会充满质疑,这也是为何会出现所谓仇富现象的原因。其实,很多时候,仇富只是在仇那些不干净的财富而已。同时,这种冲击不仅是增加人们对财富的质疑,还会加深人们的相对挫折感。因为,很多时候,普通人努力奋斗的结果只是财富寥寥,而那些没有脚踏实地的人却可以因为各种捷径而身价显赫。这时,人们的心态就难免失衡,失衡的结果就是仇富变得不再那么目标清晰。
的确,胡润富豪榜上落马的倒霉富豪与总体相比,只是很小很小的比例。但是,由于他们的显赫光环,还是让人们把他们看成是判断财富品质,判断财富实现的一个群体。这时,公众的感受难免有些偏激,但是从这种偏激中也可以看出人们内心所持有的财富观,所赞赏的财富实现路径。对于这样的财富观和财富实现路径必须予以保护和保障,只有财富来自辛苦的奋斗,人们才不会对别人的财富另眼相看,才不会对偶尔落马的富豪感到诧异。(作者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