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老字号“最”字榜
(2009-07-12 10:55:32)
标签:
东来顺京城老字号同仁堂北京老字号旅游 |
分类: 北京旅游租车 |
直到今天,北京人说起一个个京华老字号时,依然情绪高昂,滔滔不绝,似乎有着说不完的故事与感受。
今天,我们一起对北京最有影响力的五个老字号做一次寻访,看看这些老字号为何没被时间的长河冲走?
它们是以什么样的姿态与品格留在我们的生活中的?
最仁义的中药店:同仁堂
“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这是同仁堂祖传的家训,也是最为重要的生存理念。
最好吃的烤鸭店:全聚德
“不到万里长城非好汉,不吃全聚德烤鸭真遗憾”,在一百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全聚德的烤鸭已被誉为“中华第一吃”,深受人们的喜爱。
全聚德创办于19世纪60年代,创始人叫杨全仁。杨全仁是做鸡鸭生意的,在此期间,他每次都要路过一家名为“德聚全”的干果铺,后来干果铺的生意每况愈下,精明的杨全仁抓住机会,拿出全部积蓄,买下了“德聚全”。
买下“德聚全”后,杨全仁想给自己的店铺起个名字,于是就去请教风水先生,风水先生掂量再三后,建议洋全仁将“德聚全”改为“全聚德”。全聚德开张后,由于杨全仁精明能干,所以生意很快就火了起来。
在经营过程中,杨全仁坚信一条法则,那就是经营饮食的商家,要想把生意做好,必须要有好的厨师、好掌柜,而且还要虚心学习,掌握最顶尖的工艺。一次,杨全仁
得知为宫廷做御膳挂炉烤鸭的金华馆内有一位姓孙的老师傅,这位孙师傅的烤鸭技术十分高超。于是,他就想方设法,千方百计地与孙师傅交朋友,最终以重金把孙
师傅挖到了全聚德。
全聚德能够一直将生意做到现在,而且誉满京城的主要原因是:工艺独特而精湛;选料实在,厨师手艺好;服务人员热情好客。当然,最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它的企业理念,用周恩来总理的话说就是“全而无缺,聚而不散,仁德至上”。
常火爆,取名为张一元茶庄。
张一元茶庄越来越火,后来,张文卿就亲自到福建开了一家茶叶厂,买了上百亩地,盖了几十间房子,并在当地雇人采摘茶叶,而且还自己熏制。
张一元深知道消费者就是上帝的道理,他依据北方人的口味,对自己的茶叶就地加工后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茶叶。他做出来的茶叶入口芳香、味道浓郁,回味无穷,所以深得京城百姓喜爱。
张一元茶庄的茶叶品种十分齐全,而且质量也很高,在销售的时候不蒙人、不骗人,薄利多销,因此口碑极好。
一句老北京的顺口溜“吃点心找正明斋,买茶叶认张一元”,道出了北京人对张一元茶叶的无限信赖。
最有味道的食品店:稻香村
“一畦春韭熟,十里稻花香”,稻香村的食品,从过去到现在,香透了整个北京。
江浙人自古就很会做生意,在当时就像现在的温州人一样,做买卖那是闻名遐迩。
稻香村也是许多名人经常光顾的地方,如鲁迅、冰心、谭富英等人经常来这里买吃的。
由此看来,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的品牌,是有永恒生命力的。
最讲究的涮羊肉:东来顺
“百年诚信东来顺,清真一品冠京城”,到东来顺吃涮羊肉去,已然成为北京人生活的一部分。
1903年,一个叫丁德山的回民在东安市场摆摊子,买羊肉面和荞麦面,以后又增加了锅贴和粥。就是这个再普通不过的“东来顺羊肉馆”,后来生意越做越大,后来又增添了爆、烤、涮羊肉和炒菜。
东来顺经营的涮羊肉有选料精、加工细、佐科全、火力旺等特点,吃起来又香又嫩,没有膻味儿,不油腻。
东来顺的羊肉片十分讲究,当时,丁德山不惜重金,将京城最有名气的正阳楼刀工师傅请了过来,他切出的羊肉片薄如纸、勺若浆、齐似线、美如花,放在盘中呈半透明状,可见盘上花纹。这样的传统,现在仍然保留着。
丁德山是个很会营销的人,他非常注重差别化的营销手段,他所经营的涮羊肉产品不但定位于高端消费者,而且还没有忘记平民百姓。
在东来顺,至今还没有舍弃创业初摆粥摊时的小吃,贴饼子,杂面条。直到今天,这里依然经营着饺子、馅饼、肉丸子等老百姓喜爱的食品。
东来顺是一家扎根于民间,以市场为导向,以伊斯兰文化为基础,面向全社会的餐饮企业,一百多年以来,它已成为北京传统饮食文化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除了这五大闻名于世的老字号外,老北京的老字号至少还有上百家,如爆肚冯、王麻子、瑞蚨祥、六必居、王致和等等。
这些老字号的共同特点就是,它们经住了时间的考验,在一次次的淘洗与历练中,它们产品品质和经营理念逐次增强。
如果掺入一点苏丹红,或者是三聚氰胺的话,任何一家老字号都可能从老北京消失;然而,在制度和舆论约束都很小的时代里,它们靠良心与自觉,树立了行业的标杆,这不得不说是“人间正道”的胜利,也是老字号长寿的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