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驻南使馆被炸10周年

(2009-05-09 09:57:43)
标签:

历史

事件

美国

耻辱

教育

    1999年5月8日清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使用导弹袭击了中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大使馆,造成人员伤亡,馆舍严重毁坏。这一违背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准则的罪恶行径,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中国政府当天上午即发表严正声明,严厉谴责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野蛮暴行,要求北约必须对此承担全部责任。

 

驻南使馆内3死20余伤的淋漓鲜血,被炸弹蹂躏得千疮百孔的断壁残垣,一齐提醒着中国人,我们被赤裸裸地侵犯了,所以,中国人前所未有地愤怒了!

随之而来的是中国民众激于义愤而组织的一系列抗议活动,中国人的爱国主义之火被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彻底点燃。

而这一切,都发生在短短的十年前。在此,我们想说一句,无论您是否忘记1999年5月8日,都请您随我们一起回忆,一起悼念那逝去的岁月和人们

 

 

                           事件回放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被炸中国驻南大使馆废墟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在轰炸中牺牲的光明日报常驻南斯拉夫记者许杏虎(左)与妻子朱颖

今年5月8日是中国驻南联盟使馆被炸事件10周年纪念日。2004年的今天,原中国常驻南联盟大使潘占林讲述了当年那段悲痛的往事。面对那栋至今残破的建筑,面对黑塞民众的淡漠,我们在回味那一段血色历史之余,更加体味了陶潜的诗作———“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为了那段已被别人忘却的纪念,我们应将贝尔格莱德的那座废园,看作是一座无字断碑———断碑虽无语,但却能铭刻痛苦,能防止失忆。

“转眼间6年过去了(2004年),我们依然怀念在这场浩劫中牺牲的邵云环、许杏虎和朱颖三位战友,他们的音容笑貌令我永生难忘。那些受伤的战友,都已康复,他们依然奋战在自己的岗位上,为祖国的外交事业、新闻事业默默奉献。”

对潘占林大使,许多中国读者并不感到陌生。10年前,他在电视上痛斥美国侵犯中国主权、炸我使馆的画面,至今令人记忆犹新。对于10年前那个夜晚的前前后后,亲身经历此次劫难的潘大使并不认为那是一段尘封的记忆。

一句话救了几十个人

“当时真没有想到使馆会受到直接攻击”,潘大使告诉记者,当时想到最糟糕的情况就是北约轰炸使馆周围的建筑物会波及使馆。

潘大使回忆说,在那个深夜来临之前,使馆人员已经在爆炸声中熬过了40多天,每隔两个小时一次的轰炸频率使大家晚上得不到休息、白天忙得要死的使馆人员都很疲劳。“那天是个星期五,周末了,大家都想放松一下,十几个人凑到地下室打牌”。潘大使回忆,当时由于战争引起停电,使馆一直靠自己的柴油发电机供电,为了节省燃料,当天夜里11点15分,使馆停止供电。当时有人向潘大使反映,今天是周末,能不能把发电机打开,让大伙多玩一会儿,潘大使看了看表说:“大家最近都很累,睡眠严重不足,还是早点休息吧,防止晨昏颠倒。”

由于没有恢复供电,使馆里的人也就没有再回到地下室。11点45分,一枚激光制导炸弹从露在地面的窗户准确命中这个作为活动室和食堂的地下室。“如果当时不离开,最后牺牲的不是三个人,而是几十个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