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帝都老股民
帝都老股民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6,948
  • 关注人气:53,19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失传的小吃”

(2009-04-28 08:36:17)
标签:

上海

失传

小吃

放松

休闲

历史

文化

http://cx.bjjtw.gov.cn/page/20123760/pic/12408192137799092.jpg

城隍庙小吃

大饼,吃过,不稀罕。可是,同一个大饼炉子里出来的“二饼”和“三饼”,你吃过吗?

青团,绿的,见多了。可是,用清香的野菜做的“艾青团”,你吃过吗?

还有溪口千层饼、临海麻糍、嵊泗野生明虾、扬州糖炒圆子、余杭西施猫耳朵……有几个人见过这些美食的真面目?

老虎脚爪

老虎脚爪,其实和大饼是同一个炉子里烤出来的。它是一团实心面粉,在面上划了几道,贴到炉子里一烤,划口张开来,颜色又金黄,看上去很像老虎的爪子,因此得名。一般,大饼摊会在上午炉火最旺时烤大饼。下午,就用炉子里的余火,烤一炉老虎脚爪。一天也只出这一炉,产量不大。在1960年以前,老虎脚爪很受欢迎。

后来,大饼摊越来越少,老虎脚爪就更加成了稀罕物,听说的人多,吃过的人少。

天台艾青团

眼下正是吃青团的时节,但“小吃大观”上的艾青团,吃过的人还真不多。

上海人吃的青团,一个个碧绿,色泽十分美观。这种“青”的制作工艺,得来完全是偶然———以前农民在盖房子时,发现在石灰水池里浸泡过的青草,颜色特别翠绿。后来,乔家栅就用了这种工艺,把冬小麦的嫩芽,经石灰水处理后,制成翠绿的“麦青”,给青团添色。朱楚善说,这种青团颜色漂亮,但是会带一点石灰水和青草的味道。

而“艾青团”却用苦艾或黄花艾代替“麦青”。苦艾清香四溢,黄花艾略带菊花叶的香味,这两种野菜只在清明前后的田野间可见,产量很小,所以艾青团也不可能“商品化”。现在,只有在一些浙江农家,才能发现这些家庭制作的艾青团。

溪口千层饼

上海也有千层饼,但是跟溪口的千层饼比起来,味道差多了。

奉化溪口的千层饼号称“天下第一饼”,制作工艺十分复杂,2厘米厚的饼里,有27层饼皮,16到18层油酥,层次分明。烤一炉千层饼也得耗费2个小时,刚出炉的千层饼,饼身玉白色,苔条翠绿色,看得人口水直流。

http://cx.bjjtw.gov.cn/page/20123760/pic/12408193173792870.jpg

城隍庙“失传小吃”资料图片

枫泾小馄饨

味道和普通小馄饨差不多,区别在馄饨皮上———普通的馄饨皮用机器轧3遍,枫泾的要轧6遍,皮子更有韧性,吃口更滑。

嵊泗野生明虾

个头不小,但看上去比较瘦,肉质紧,每只卖10元,重在跑量。

三鲜豆皮

用绿豆粉摊成豆皮,再包上糯米饭、鸡丁、笋丁、虾仁、青豆,内容很充足。

天台麦饼

馅料多达4到10种,用平底锅煎出来的一种饼。无奈制作时间太慢。

糖炒圆子

用红糖、油和水熬成汤,小圆子在里面翻炒到熟,捞出后,表面裹着一层糖衣,咬下去是一包甜美的汤汁。

崇明双色高粱麻球

这种小吃在崇明街头已经消失,但在一些酒店里还能看见,不过已成了高档菜。它没有一般的麻球糯,但是热量低,是时髦的健康食品。 

青浦阿婆粽

青浦街头,每家卖粽子的店门口,都端坐着一位阿婆,边包边卖,故而得名“阿婆粽”。秘诀在于煮粽子的汤———阿婆大多还同时卖扎肉,所以煮粽子用的是扎肉的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