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旅行社能否“封杀”景区变相涨价?

(2009-03-16 16:26:48)
标签:

北京旅游租车

北京商务租车

北京导游

北京租车

休闲

江西婺源的秀美山水、古村文化受到游客的青睐。然而今年上海旅游市场上婺源游产品突然冷却,多个旅行社表示不再主动推荐婺源旅游产品,更有部分旅行社干脆“封杀”婺源线路。导致这一变化,缘于婺源一项景区捆绑销售新政。(3月13日新闻晨报)

 

 

所谓捆绑销售,就是将从前单个销售的景点打包在一起卖通票。捆绑之前,游客可自由选择景点;捆绑之后,想少掏钱也不行了。记得以前有些景区曾流行“风景零卖”:左一道围墙,右一道篱笆,把景区切得支离破碎,每一个碎片都卖一回钱。而今天又从“零卖”跳到了“搭售”,万变不离其宗是赚不义之财。现在婺源因为“搭售”而遭到了旅行社“封杀”,乍听之下似乎很让人扬眉吐气,但冷静一想却底气不足。

 

旅行社“封杀”涨价景区,看似像“撒手锏”,其实却是“纸老虎”。涨价的景区多,涨价的花样多,旅行社即使想“封杀”,又如何“封”得了“杀”得住?何况旅行社吃的本是旅游饭,每“封杀”一个景区,就意味着自己饭碗中少了一口,要是“封杀”的景区多了,旅行社的饭碗中还有饭吗?更不必说,“封杀”并不是新鲜事,这几年来不但有单枪匹马的旅行社“封杀”涨价景区,还有众多旅行社结成同盟对涨价景区“集体封杀”——如果“封杀”真的有效,又怎么解释景区涨价愈演愈烈?

 

旅行社“封杀”涨价景区,从表面看这好像是市场规律在发挥作用:景区涨价,市场就“用脚投票”,但透过表面看实质,就能发现,“封杀”对景区构不成任何实际的制约。由市场来决定取弃是要有前提的,首先就是市场有充分选择的空间。但许多景区都是独一无二的,用经济学的说法,属于天然垄断。既然不可能有第二个婺源,那么除非铁了心不去,否则就只能认“涨”。其实,许多景区之所以想涨价就涨价,恰恰就在于他们心中有“谱”,知道自己的“身价”。天然垄断的特殊属性,决定了市场手段必然无能为力。如果没有外力加入,市场在有恃无恐的景区面前,除了吃“哑巴亏”,还能与谁商量?

 

景区作为稀缺资源的天然垄断属性,又决定了它们的社会公益性质。具有公益性质的公共景观资源要是完全“市场化”,那么在利益驱动之下,结果必然是“认钱不认人”,把公共资源异化为部门垄断下的“土围子”,让“土围子利益”吞噬公共利益。由此可见,与其说旅行社“封杀”涨价景区是“纸老虎”,不如说是反映了市场的尴尬;与其说这是“无形之手”的无奈,不如说是折射了“有形之手”的缺位。从这个角度考量,谁能说旅行社无奈又无用的“封杀”,不是对地方政府的呼唤呢?

 
作者:奚旭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