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们都被清宫戏骗了:这才是清代真正的发型

(2008-12-26 12:02:57)
标签:

发式

鼠尾

辫子

发辫

清朝发型

人文

历史

文化

分类: 北京旅游文化

我们看的清宫戏里满族男子都梳着阴阳头,就是头发的前半部分剃掉,后半部分编成发辫。然而实际上历史上真正清朝发式是金钱鼠尾,就是留的发辫要比小拇指还细,要能穿过铜钱中的方孔才算合格,(几乎就是光头)阴阳头是清末才慢慢出现的。

 

点击查看下一张

 

清代男子真正的发式--辫子的演变史:鼠尾、猪尾、牛尾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清初,统治者颁布剃头令:头顶只留发一钱大,大于一钱要处死.


清初的满人皆是此风俗:头顶只有金钱大小一片头发,蓄做手指粗细的小辫子.满人称之为:金钱鼠尾.后来经过了200年,才逐渐演化成清末时期的剃半光头.


清兵攻陷广州时,满清颁布剃发易服令说:“金钱鼠尾,乃新朝之雅政;峨冠博带,实亡国之陋规。”

清代辫子的演变:鼠尾、猪尾、牛尾,清一代男子的发式并不像我们在影视剧中看到的那样一成不变,而是经历了数次演变:

嘉庆以前为鼠尾,嘉庆初年进入中期,开始流行猪尾,清末演变为半光头。


清朝自建立之日起,一道剃发令改变了占全国人口一半以上的全体男性的传统发式。将原来明朝时的蓄全发束于头顶并挽髻的发式,一夜之间改为剃发梳辫下垂的发式。由此展开了清代特有的激烈、残酷、持久的民族征服与反征服,暴力强权与文明进步的抗争,构成了清代有别于汉族统治朝代的社会内容。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然而,有清一代男子的发式并不像我们在影视剧中看到的那样一成不变,而是经历了数次演变:


1、后金时期以剃发为汉人归降的标准,男人的大部分头发被剃掉,只留脑后小手指细的一绺,拧成绳索一样下垂,称金钱鼠尾式。配合这样的发式,胡须只留上唇左右十余根。


2、清初时期以剃发为治国之策,自辽东地区广大汉族民众的反抗至清入关后的无数次反剃发斗争,成千上万的汉人为之付出了巨大牺牲。而此时的蓄发部位已悄然无声地逐步由脑后移到了头顶,但仍可称金钱鼠尾式。


3、清代中叶,经过清初大屠杀以后,发式约自嘉庆初年起有所变化。头顶着发的部位虽没有变,但面积已远不止于一个金钱大,而是足有四或五个金钱大,相当于一掌心的面积,蓄发数量明显增加。胡须亦从只留上唇左右几根变成包括下巴在内的全部。


4、清代后期,即嘉庆以后男子的发式逐步演变为将顶发四周边缘只剃去寸许,而中间保留长发、分三绺编成辫子一条垂在脑后,名为辫子或称发辫。


5、清代末期,在觉悟了的知识青年和学生掀起的革命斗争中,把剪辫子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从清末开始,到清朝灭亡之时,剪辫子成了全国范围从下到上又从上到下的革命运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