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深圳市的房市监管机构你们怎么了?

(2008-08-13 06:46:34)
标签:

房产

    周明华先生:房价“见底论” 只会让开发商窃喜◆周明华

 

    时隔“专家呼吁救房市”整整一个月后,作为官方机构的深圳房地产研究中心发布了《2008年1~7月深圳房地产市场分析》。报告称,今年1~7月深圳住宅销售面积同比减少53.17%,新建商品住房价格持续回落和调整。目前,市场深度回调空间已不大,房价继续大幅下降和成交量大幅下挫的局面将不大可能出现。

    房价已回调到“箱底”位置,只会窄幅震荡,深度回调空间已不大,房价继续大幅下落不可能。得出此结论的机构是深圳房市监管部门,此数字虽然看起来权威,但恕我直言,这种统计不具有说服力,因为这一结论的精神内核正好背离了房市语境。在中国,特别是在深圳,目前房价水平的暴利“泡沫”远未被击破。

    那么,作为深圳市的房市监管机构,何以得出此结论呢?换句话说,这一结论又会是谁最想看到的“底部”呢?据国家统计局数字,上半年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和环比涨幅均呈下降走势。面对房价的虚高大多数百姓当然明白,近几个月房价不是在明显下跌,只是环比涨幅呈下降趋势而已。说白了,就是说房价不是在跌而是在涨,只是涨的幅度变缓了。房价涨幅回调,就意味着房价依然还使着性子往上涨。

    在这样的情形下,房市统计信息的权威部门,不能轻易抛出“见底论”去误导持币待购的百姓。如果“见底论”让百姓就此大举入市,那除了让深圳的房地产商暗自窃喜之外,那就是往略有起色的房控政策身上浇冷水。所以,政府部门应对这种带有风向标性质的民生信息严控发布路径与时机,一旦思虑不周或发布时机欠妥,便会让某一信息成为某一利益阶层赚取“回头率”的权威道具。

    之所以这么说,是缘于当前房价虚高、房市暴利现象仍较普遍。全国人大代表袁超在今年全国两会上语惊四座,他说,房价有下浮50%左右的空间。开发商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增加了开发商与权力交换的成本,而这些成本最终转嫁给百姓,推高了房价。近段时间,不断有房地产商人以隐名方式出来自揭黑幕:两年前每平方米的建筑成本价不过550元左右,而框架结构的成本不过800元。这两年物价上涨,纵使按100%上涨计算,建筑成本也无法逾过1500元大关,可房价在一些城市动辄飙升过万元。

    谁怕房价继续深度探底?谁在切分这块暴利蛋糕?这恐怕早已不是秘密。据一份调研报告显示,仅2004年地方政府卖地给房产商的收入便超万亿元,成为滋生房产商“房市泡沫”的制度性根源。所以,只有真正拿出政府的公信力与权威性去调控房价,才能出现百姓盼望的房价“底部”。

 

小石头DP:

监管机构就应该少说话,你的职责不是评论是监管.难不成房价和您有什么利益关系吗?我想应该没有,那您是代表国家吗?我想应该不是!监管机构应该是国家委托您监察某个行业是否运行正常和遵纪守法的.不是叫您作市场评论的.不管事态如何发展您只需要报告您的主管部门就可以了,您的行为应该和国家的政策是统一的.暴涨的时候好象没听到什么监管机构出来大声制止,小跌就有人一再的告诉我们已经差不多了.小石头真的想不明白为什么?

 

国家利益百姓利益和个人团体利益,地方利益.那个更重要?

房价高位运行,本身就是都国民经济的一种威胁.难道各个监管机构不清楚吗?

小石头有小人之心,您的种种行为有时不得不叫小石头动了小人之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