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车车内脏乱方言难懂交通高峰拒载
(2008-06-24 20:39:15)
标签:
旅游北京租车北京旅游北京康川租车 |
16日一场雨过后,济南的空气清新了不少。17日一早,记者在经十路上搭乘了一辆出租车,记者注意到,这辆白色的出租车从外面看灰头土脸,轮胎上沾了很多泥土,车身也布满了灰尘,开门上车必须小心翼翼,不然泥土就会蹭到身上。
在路上,记者询问司机师傅雨后是否洗车,这位司机竟然反问:“刚下过雨,谁去洗车啊,看这天气有可能还要下雨,洗车不是自找麻烦吗?”他告诉记者,一般情况,自己一个月至多洗两次车,天天在路上跑,时间耽误不起,洗车的工夫还不如多拉一趟活。
随后,记者又来到佛山街银座商城门口,这里等客的出租车排了一长溜。记者看到,大部分出租车车身上都布满泥点子,雨后洗过车的只是少数。在经十路历山路路口,记者观察了20辆由西向东行驶的出租车,从车外观来看,雨后洗车的只有5辆车,大部分车脏兮兮的。
记者在和平路搭乘一辆出租车时发现,车上的白色座套比较脏,上面还有斑斑的油渍和污点。踏在脚下的垫子也很脏,看起来很久没有清洗了。车内还弥漫着一股较浓重的烟味。司机师傅的着装也显得有些邋遢,一件大汗衫加一条肥肥的短裤,脚上则穿着一双拖鞋。途中,这位司机还不时向窗外吐痰。
17日下午,记者在历山路一家超市门口打了一辆出租车。上车后,开车的中年男司机操着一口方言同记者攀谈起来。当记者问,司机说方言,外地乘客能不能听得懂时,这位司机师傅笑着说,自己一口济南腔说了几十年,普通话实在说得不标准。
除了满口方言,省城的一些出租车司机用语不够礼貌,缺少规范。诸如“欢迎乘车”“你好,请问去哪里”、“下车请带好随身物品”、“谢谢乘车,再见”等礼貌用语使用得较少。上车后,有的司机师傅只抛出一句“去哪儿”,语气不冷不热,对乘客缺少热情。
拒载仍存在服务待提高
采访中,不少乘客向记者反映,每天早上和下午的交通高峰期,打车难的问题仍旧比较突出。如果是交接班的原因,多少还可以理解,但是个别出租车司机“挑肥拣瘦”,有的甚至公然拒载。在济南一家企业打工的宋先生就表示,济南出租车服务整体比较好,但是拒载现象也一定程度存在,尤其在火车站、汽车站附近,个别出租车司机不打表乱要价,自己还有几次被拒载的经历。
来源:中国交通广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