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房产 |
在从紧货币政策背景下,监管部门这一政策举措,对于一些深陷资金困境的房地产企业来说,无异于一记“重拳”。
自2007年底以来,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密集出台,昔日火爆的
据媒体报道,在过去的数年间某房地产开发企业为了解决资金紧张问题,在全国各地多个房产开发项目中,至少上百次指使、胁迫旗下员工“购买”本公司房产,凭虚假购房合同向银行套取房贷数亿资金。而今年1月,新疆某市民也意外发现,有人竟以他的名义向银行贷款111多万元购买了一处商铺,后经查明使用和偿还该贷款的正是新疆某房地产开发商。
诸如此类的违规贷款行为还有很多。如房地产商通过帮助购房者垫付首付款等方式,协同购房者一起向银行骗取商业贷款。这一现象,在第二套房贷标准提高、房屋销售不太景气的当下,似乎更为突出。有些房地产企业,甚至公然打着“零首付”的促销广告,招揽和吸引消费者。
此外,由于一些银行在审查房产
“假按揭”、“假首付”、“假
因此,对“三假”行为我们必须严查。一方面,监管部门要加强市场监督,严惩相关违规贷款行为;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应提高防范风险意识,切实建立与风险承受能力和管控能力相匹配的授信管理体制,要对那些违规贷款企业建立“黑名单”,以有效规范房地产市场行为,确保国家经济的健康平稳运行。
在当前房地产市场整体形势不太乐观的情况下,整治“三假”行为,必将给房地产市场带来一定的冲击。而面对动真格的房地产调控举措,聪明的房地产企业又该如何应对?日前中国房地产协会提出的一个建议倒是值得考虑:房地产开发企业当以保本微利的思想加快促销,加速销售回款,加快资金周转。而这也许就是大多数房地产企业最为现实的一条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