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公子的“公”来自何处?

(2011-05-09 08:23:34)
标签:

国君宫

诸侯国

《左传》

韩非子·五蠹

囊公二十五年

文化

分类: 北京旅游知识
    有人说,公子的“公”来自公母的公,是男子的意思,这就大错特错了。公子的“公”是一个敬称,它实际上是来自公私的公。

  “公”是个会意字,上面一个“八”字,表示相背;下面一个“厶”字,是“私”的本字。“与私相背”当然是“公”字了。《韩非子·五蠹》说:“背厶谓之公。”《贾子·道术》也说:“兼覆无私谓之公。”就是这个道理。

  要说公子的“公”来自与私相对的“公”,也讲不通呀,不能说有敬称的“公子”一词是公家或公共的儿子吧。这要先从“私”字谈起。在我国古代,小家小族称为“私”,这在《左传》里表现最为明显,《宣公十七年》中的“请以其私属”,《囊公二十五年》中的“请以其私卒诱之”,还有《僖公二十四年》里的“而后听其私政”等等,这里的“私”都是族、小国或大家庭之意,也是禹时“天下万国”的“国”字之意。

  随着家族小国的出现,同时也产生了包括族、小国在内的诸侯国,大的诸侯国与称为族、小国的“私”相对,称为“公”,诸侯国的国君称公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左传》中凡以“公”字打头的词语都与诸侯国有关。“公族”是指“(诸侯国)国君宗室子弟”;“公卒”是指“直属(诸侯国)国君的军队”;“公事”是指“(诸侯国)国家事务”;“公门”是指“(诸侯国)国君宫庙之门”;“公室”是指“(诸侯国)国君的政权及力量”;“公乘”是指“诸侯的兵车”;“公徒”是指“诸侯的亲兵”;“公宫”是指“诸侯办事与生活之公室”;“公卿”是指“诸侯的大臣”;“公寝”是指“(诸侯国)国君住宿所”;“公馆”是指“(诸侯国)国君在境外的住所”;“公孙”是指“诸侯之孙或从孙、再从孙”;“公女”是指“诸侯之女”等等,当然,“公子”也是指“大(太)子之外的诸侯之子”了。这样,作为诸侯之子的“公子”就具有尊贵的含义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善于引申的中国人把自己敬重的人或自己的长辈都称为“公”了。如把海瑞称为海公,把包拯称为包公,把外祖父称为外公等等,数不胜数,都是这个意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