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房产/置业房奴银行大锅青蛙投资贷款房产理财家庭家居生活 |

今天忙什么?忙加息啊!这恐怕是今年银行职工相互问候最流行的一句话。不用说一般的储户,就是贷款的房奴们的数量也够他们一次次的焦头烂额。
加息的冠冕在于控制补偿储户购买力的损失、控制股市、房产过热等等,但相比于CPI的上涨速度,加息给储户带来的补偿不过是毛毛雨而已,实际存款利率为负的状况根本未得到扭转。而据此,据说银行将在年内继续加息。
但这种加息带给储户带来的好处微不足道,但带给那些买房而贷款的房奴们的灾难却是巨大的。房奴,除了是大鳄任鸡精们嘴里的鱼肉,还是银行这口大锅里的青蛙。
加息的蝇头小利,比起投资房产的那块臆想中的大蛋糕,简直可以忽略不计。而无疑,国家(包括银行)对房产价格的控制不力,就是挂在房奴那头驴嘴前的那块大馅饼,是驴子们前进的永远动力,等到意识到是怎么回事的时候,那时可能是力竭而死了。
据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统计局的调查数据,2007年8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8.2%。同样,在房产的刺激下,银行也将房贷作为优良资产来大力发展,也屡屡创出新高。这样就形成一个风险,就是贷款利率的上调增加了房贷偿付的风险。在房产价格不崩溃的前提下,那么这样存在的风险,只会发生在房奴身上,你的房子将被银行收回,白白替银行打点短工。
中国有多少站在负债破产悬崖上的房奴我不知道,借用李大眼的数据:今年美国有220万“房奴”处于破产边缘,他们的房子可能被银行强行收回。一个叫爱德华森的哥们儿,于美国经济形势一派大好的2000年向银行贷款买了一套房,本来每月按揭1600美元,但随着银行贷款利率上涨,现在他必须每月按揭2700美元,他想尽一切办法躲避破产,可最终还是无法逃脱噩梦。
一次次加息到底说明什么我不知道,是出于经济调空,还根本是对经济形势的预测不力,这可能决策者们心知肚明。但对一个个的房奴来说,屡次的加息已经让他们产生很好的抗压性,让他很能适应加息后的压力,但很难让他们产生对后期成本的明显增加的预测。一个月十来元二十几元的,不多啊,真的是不多。但还是有人计算了,在2007年的利息上升的通道中,每次加息的幅度不大,但屡次的叠加使贷款成本明显上升。据测算,5年期以上的房贷户还贷压力累计增长10%左右。
这时候我想到了美国康奈尔大学著名的“青蛙试验”。如果将一只青蛙放在煮沸的大锅里,青蛙触电般地立即窜了出去,并安然落地。但把它放在一个装满凉水的大锅里,任其自由游动,再用小火慢慢加热,青蛙虽然可以感觉到外界温度的变化,却因惰性而没有立即往外跳,等后来感到热度难忍时已经来不及了。
这就相当于在中国买房,在中国房事一片大好的形势下,按揭、贷款,买房是多简单的一件事儿,不比买个家电为难!60万的房子“只要”首付十来万就搞定,“十八万”变“十来万”,售楼小姐轻松的语气有点像商家口中的“99.9元的确不足百元”一样,意味十足。于是,自己的储蓄、啃老、借点就能轻松完成享受新房的第一步,这时候你看见的房子不过是一纸合同。
一纸合同下,房奴们以为能得到银行贷款这棵大树的庇护,做着将来能享受宾馆式“广厦”的梦。其实,他们就是只梦游在银行大锅水里的那只青蛙,还以为在享受着温暖,其实在利息的小幅缓慢加热下,等发现自己快熟了,已晚矣:还没享受到房产的“盛宴”,却变成银行的“夜宴”中的那道菜了。
但如果是一次性调整利率,那么在成为房奴前我得掂量着自己的能量,按揭1900一个月和2000多一个月是两种孑然不同的感觉。我不知道,对待房产这个畸形怪胎,不下猛药化疗,而是隔靴搔痒,央行这招够滑稽的,忽悠的你还以为在给予任鸡精们人道主义般的小火慢炖下药啊,其实是在貌似人道般的煨杀房奴呢!
或许,央行认为一次性的搞定可能给经济上带来震荡。那只能说,立场不同考虑的当然也就不同,可怜的房奴!
加息的冠冕在于控制补偿储户购买力的损失、控制股市、房产过热等等,但相比于CPI的上涨速度,加息给储户带来的补偿不过是毛毛雨而已,实际存款利率为负的状况根本未得到扭转。而据此,据说银行将在年内继续加息。
但这种加息带给储户带来的好处微不足道,但带给那些买房而贷款的房奴们的灾难却是巨大的。房奴,除了是大鳄任鸡精们嘴里的鱼肉,还是银行这口大锅里的青蛙。
加息的蝇头小利,比起投资房产的那块臆想中的大蛋糕,简直可以忽略不计。而无疑,国家(包括银行)对房产价格的控制不力,就是挂在房奴那头驴嘴前的那块大馅饼,是驴子们前进的永远动力,等到意识到是怎么回事的时候,那时可能是力竭而死了。
据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统计局的调查数据,2007年8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8.2%。同样,在房产的刺激下,银行也将房贷作为优良资产来大力发展,也屡屡创出新高。这样就形成一个风险,就是贷款利率的上调增加了房贷偿付的风险。在房产价格不崩溃的前提下,那么这样存在的风险,只会发生在房奴身上,你的房子将被银行收回,白白替银行打点短工。
中国有多少站在负债破产悬崖上的房奴我不知道,借用李大眼的数据:今年美国有220万“房奴”处于破产边缘,他们的房子可能被银行强行收回。一个叫爱德华森的哥们儿,于美国经济形势一派大好的2000年向银行贷款买了一套房,本来每月按揭1600美元,但随着银行贷款利率上涨,现在他必须每月按揭2700美元,他想尽一切办法躲避破产,可最终还是无法逃脱噩梦。
一次次加息到底说明什么我不知道,是出于经济调空,还根本是对经济形势的预测不力,这可能决策者们心知肚明。但对一个个的房奴来说,屡次的加息已经让他们产生很好的抗压性,让他很能适应加息后的压力,但很难让他们产生对后期成本的明显增加的预测。一个月十来元二十几元的,不多啊,真的是不多。但还是有人计算了,在2007年的利息上升的通道中,每次加息的幅度不大,但屡次的叠加使贷款成本明显上升。据测算,5年期以上的房贷户还贷压力累计增长10%左右。
这时候我想到了美国康奈尔大学著名的“青蛙试验”。如果将一只青蛙放在煮沸的大锅里,青蛙触电般地立即窜了出去,并安然落地。但把它放在一个装满凉水的大锅里,任其自由游动,再用小火慢慢加热,青蛙虽然可以感觉到外界温度的变化,却因惰性而没有立即往外跳,等后来感到热度难忍时已经来不及了。
这就相当于在中国买房,在中国房事一片大好的形势下,按揭、贷款,买房是多简单的一件事儿,不比买个家电为难!60万的房子“只要”首付十来万就搞定,“十八万”变“十来万”,售楼小姐轻松的语气有点像商家口中的“99.9元的确不足百元”一样,意味十足。于是,自己的储蓄、啃老、借点就能轻松完成享受新房的第一步,这时候你看见的房子不过是一纸合同。
一纸合同下,房奴们以为能得到银行贷款这棵大树的庇护,做着将来能享受宾馆式“广厦”的梦。其实,他们就是只梦游在银行大锅水里的那只青蛙,还以为在享受着温暖,其实在利息的小幅缓慢加热下,等发现自己快熟了,已晚矣:还没享受到房产的“盛宴”,却变成银行的“夜宴”中的那道菜了。
但如果是一次性调整利率,那么在成为房奴前我得掂量着自己的能量,按揭1900一个月和2000多一个月是两种孑然不同的感觉。我不知道,对待房产这个畸形怪胎,不下猛药化疗,而是隔靴搔痒,央行这招够滑稽的,忽悠的你还以为在给予任鸡精们人道主义般的小火慢炖下药啊,其实是在貌似人道般的煨杀房奴呢!
或许,央行认为一次性的搞定可能给经济上带来震荡。那只能说,立场不同考虑的当然也就不同,可怜的房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