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并不怀疑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从我自己来说,我觉得我是善良的,尽管有些许自私的成分夹杂在其中,但是这并不妨碍我做一个善良诚恳地人。
我是商人,一个自信是诚信经营的善良的商人,我又有些怀疑一个真诚的商人能不能在商海立足。诚信需要时间的,但现在太多的人没有耐心.急功近利好象是现代中国商人的通病.大有不把市场做死不罢休之势.商人是否成功和自己是否善良没什么关系.无奸不商是中国一句古老的名言,也是中国古代对商人的看法.中国人历来看不起商人,中国是农业大国.当然以农事为根本.
在封建历史上,中国的商人阶层并不是一直生活在事本抑末的阴影之中.先秦时期尤其战国中后期,商业活动得到统治者的支持和认可.自商鞅变法后,商人方才走向了上千年的被动和抑郁.两宋以后尤其明清时期,传统的士农工商四民论受到挑战和质疑,士商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商人在一定程度上赢得了社会的再次认同和尊重.不论是沉是浮,经济因素、统治阶层对待商业活动政策的变化以及文化背景都是其主要诱因.
“无奸不商”是说,如果没有灵活的头脑(更可以说为狡诈)就不能成为商人
商人在原始积累的时候,当然需要一些手段和技巧(这里说的就是狡诈).积累到一定的时候,商人是否善良就会显露出来了.本性善良的就会走向诚信,把自己的利润控制在合理的程度.本性不太好的那?他们就会操纵市场,哄抬物价,强买强卖.这种行为损害的不但是普通老百姓.他们的同行因为没有他们强大,有可能倒闭或者被他们吞并.
事情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变化.一但国家(历朝历代都是如此)发现这些商人危害到国家利益和政权的稳定.就会严厉打击他们(基本是所以的商人).轻则倾家荡产,重则杀头,以谢民愤,平息矛盾.
商人利益和国家政权的利益相比,不如一条狗.请各位现在自以为是的一些商业大佬,收起你们的傲慢.多做点有益于人民的事,给自己留条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