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传承三千年的“立夏”习俗 学者称已基本消失

(2007-05-06 06:21:29)
标签:

健康

生活

北京旅游

      5月6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夏”。这一天,太阳到达黄经45度,古人以此作为夏季开始的标志。民俗学者称,立夏这个岁时节日早在3000年前就形成了,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立夏的许多民间习俗已消失殆尽,年轻人甚至闻所未闻

    中国民俗学会名誉会长乌丙安教授说,大多数古代节日习俗源于古代祭礼。殷商时代的宾日、饯日仪礼是每日都举行的,到了周代,祭日仪礼有了变革,被安排在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这样的季节转换时节举行。据《礼记·月令》记载:立夏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迎夏于南郊。这种迎夏的仪式是很庄严很隆重的。过去,民间还常以立夏的阴晴测一年的收成,认为立夏这一天下雨最好。民谚有“立夏不下,旱到麦罢”、“立夏不下雨,犁耙高挂起”之说。

    立夏曾有许多有趣的民俗。比如南方一些地方有立夏尝新的传统,尝的时鲜有青梅、樱桃、鲜蚕豆等。一些地方在立夏这一天用丝线编成蛋套,装入煮熟的鸡蛋鸭蛋,挂在小孩子脖子上。有的还在蛋上绘画图案,小孩子相互比试,称为斗蛋。一些地方还流行在立夏这一天称体重。据说这种习俗起源于三国时代,司马昭发兵消灭蜀汉后,恐原属汉地的臣民不服,所以善待被俘虏的后主阿斗,封他为安乐公。阿斗受封那天,正是立夏,司马昭当着一批跟到洛阳的蜀汉降臣之面给阿斗称了体重,并表示以后每年立夏再称一次,保证阿斗年年体重不减,以示未受亏待。后民间仿效,由此形成风俗。民俗学者说,这些有趣习俗,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节奏的加快,已基本消失殆尽。
 
    吃槐豆。槐豆,别名蚕豆、罗汉豆。立夏时节,槐豆普遍成熟。据说吃槐豆可以壮腰补肾,插秧、耘田时不会吃力。将干槐豆炒熟食用,在广大农村和城镇居民中非常普遍,食之可健身固齿,尤以儿童、青年为宜。

    立夏食李可美颜。《月令粹编》说:“立夏得食李,能令颜色美。”就是说:妇女在立夏这天,把李子榨汁,混入酒中喝,能青春长驻,称为“驻色酒”。

    若立夏之日,天气晴朗,会游泳的孩童还得下河洗澡,这样这一年游水腿肚不会抽筋。这天,家庭主妇还曝晒被褥、衣服等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