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穴洞而居地坑院【严建设】2023年07月10日Monday晴
(2023-07-10 19:55:53)
标签:
地坑院三原县窑洞严建设旅游 |
分类: 【严建设原创1】拍遍陕西 |
日记 穴洞而居地坑院【严建设】
2023年07月10日 Monday晴
今日早课,刘禹锡的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人不在多
今天又是个高温天气。预报是38度。
应四美坊高泉高总之邀,今天我和老妻驱车跑了趟三原县的柏社古窑。也叫地坑院!就是那种过去茹毛饮血,穴洞而居的住宅。可说不用任何建筑材料,不用设计,就地挖个大坑,修筑一条斜坡道,在坑里挖上几孔窑洞就是了。窑洞说是冬暖夏凉,我非常熟悉。我的童年时代青少年时代就住在窑洞里,那个窑洞就在东木头市太平巷4号大院里,使用城墙砖砌的两孔窑洞,穹型的屋顶,门楣上有块砖雕,颜体字写着潜心静居。倒确实是冬暖夏凉,但四季不通风,春秋季节阴暗潮湿,一股霉味。地坑院排水是个大问题,一般也就挖个渗井,大暴雨就不管用了。
我们从东郊出发,单程约莫1个半小时。往返160多公里,过桥费大概是80元吧。离开西安经过高陵、泾阳,到了三原的新兴镇下的高速。途径一个五四村,路边看到有新兴镇委员会新兴镇人民政府的拉的横幅:焚烧秸秆,罚款2000元拘留15天。够狠的。
路况是挺好的,很快也就到了柏社古窑。我俩到的稍早一点,到了约定集中的村委会,柏社村党群服务中心,一看大门紧锁,没什么人。只在附近拍了几张照片,然后静等他们络绎而来。然后在其党支部书记席刚的带领下,参观了他们的一个一个的地坑院。据习刚书记介绍说,这个地坑院现在热火的很,平常房子很难订到,一间窑洞,200多块钱不包饭的。当时有两三个游客骑着摩托车从咸阳过来来,可能还是踩点儿的。村里有17个生产小组,有785口人。有204路公交线路,从县医院到柏社村,沿途16个站点。
我第一次看到地坑院还是1970年的夏天。那一年,我带着弟弟乘坐大卡车来到了西安市百货公司礼泉农场。我俩坐在卡车上一个装满粉条渣的麻袋上,一路上被颠的七荤八素。当年母亲在这个农场身兼四职,做会计,出纳,采购员,保管员。四位一体。有一天。母亲自己背了30斤油菜籽,让我也背了15斤,然后带我从小河水库的农场。弯弯曲曲走上北面陡峭的原坡。当地人叫做18盘,然后步行到石潭镇去换菜籽油。当年是3斤菜籽换1斤菜油。毒日头晒着,天气热的要命,我们走的又热又渴,路上也没树遮挡,没有树荫,一点都没,地面的虚土都是烫脚的。然后远远看到地面上有一点树梢露出来,远处有俩人走着走着忽然失踪了,好像土遁了。母亲就带我紧走几步,然后一看脚下忽然出现个大坑,有几间窑洞,村民还养的有羊在下边,然后我们就顺着坡道进去问村民要水喝,村民用葫芦瓢给我舀出来的水,说是叫做控山水,里边有细细的红线鱼虫,当时渴得很也顾不得了,咕咚咕咚大喝一气。凉气沁人。当然现在的地坑院与我50多年前曾见过的难以相提并论。现在的阔气多了,四围青砖镶边,甬道青砖铺地。
对地坑院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南宋绍兴9年(1139年)朝廷秘书少监郑刚中所著的《西征道里记》:自荥阳以西,皆土山,人多穴居。初若掘井,深三丈,即旁穿之。
三原县柏社村的地坑院是一种古老的民居形式,因当时贫穷和科技的落后,人们在地面挖下去一个大坑,在坑的四周挖几孔窑洞居住,就形成了地坑院。这种居住形式在中国乃至世界上独一无二,目前柏社村集中分布有211座地坑院,保存完好的有134院。大部分建于上世纪50年代。是关中北部典型的黄土台地,也有百年窑和明清古窑。院子与地面高差8米以上,窑顶厚实,冬暖夏凉。这里有地下洞穴民居展现了独特的关中洞穴文化。当你进入村庄时,你看不到村庄,当你看到树时,你也看不到房子,听的到声音却看不到人,而树冠也只露出了树梢。这里被誉为中国古窑第一村和地平线下的村庄。其建筑特色和风格为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入户不见门,闻声不见人。是对地坑院的真实写照。地坑院的建造别具匠心,向下挖坑,四壁凿洞,与大地融为一体,院上院下绿树成荫,窑内窑外收放有序,曲径通幽,浑然天成。实用、美观、坚固,是生态建筑的典范。
地坑院被开发利用为农家乐旅游景点和避暑胜地。在柏社村,许多家地坑院农家乐接待客人,游客可以参观地窑,体验农家生活,品尝当地美食。地坑院建筑除门窗外几乎不用建筑材料,是在平整的黄土地上挖一个正方形或长方形的深坑,因此被称为地下四合院。看到一块田尧村的石碑。还见到一位叼着烟的村民,乍一看恍惚觉得像老电影里的韩老六。有几间孤零零的小房子,村民说是烤烟房。村支书说,打算把一些烂土墙烂房子都拆了。我说不敢拆,在拆就没啥看点了。
总之,三原县柏社村的地坑院是一种具有独特魅力和历史价值的民居形式,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当地人民的生活和文化。
归途并不顺利。顶着高温酷暑曲里拐弯抵达新兴高速口,不料被警察阻拦说临时交通管制,所有车辆不准进入,指挥我开到阴凉处躲一会。前后等了40分钟。其汗下如雨,我问他你咋不躲一躲太阳,他连说不敢。我迅即发一视频,望途中司机择路分流。沿途公厕无一例外均铁将军把门。
大家好,现在是午后2:40,毒日头当头暴晒,地表气温高达60度。这里是三原县新兴收费站,不知道为什么原因临时交通管制了,然后问什么原因,警察嘿嘿笑,连说不要问不要问,然后所有车辆一律不准通行。我们没知情权。网友说,要么是安排履行排查检查,要么是大领导由此经过。
资料:三原县新兴镇柏社村距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这个古老的村庄因为保留有大量传统的窑洞民居,被誉为“天下地窑第一村”“中国生土建筑博物馆”。目前,新兴镇正在招商引资,全力打造一个具有观光、避暑、度假、科普等综合功能的文化观光型和民俗体验型的古村落旅游区,让古老的村庄焕发新生。
柏社村位于三原县新兴镇北部,古时是关中通往陕甘宁的重要通道,秦汉以后为兵家必争之地。柏社村始建于晋代,距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革命战争年代,柏社是通往革命根据地照金、马栏、延安的咽喉要地,红军和八路军均在柏社设有秘密交通站,大批青年志士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加入了革命队伍。
柏社村目前保留有传统 地窑。地窑的特点是: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走进柏社村,村道两侧高大繁茂的楸树遮天蔽日,使得整个村落掩映在天然的绿色屏障中。看似没有住户,但从平地上走近用青砖砌起来的低矮围栏,向下俯瞰,就能看到布局规整的地下窑洞,整齐干净的院落,形制规格如同四合院一般。
村民介绍,修建地窑要选择一处平地,下挖形成6到8米深的方形天井,然后再向四周挖窑,形成一处院落,每个院落三面各开二至三孔窑,另一面开孔形成通向地面的门道。
为什么要在地下建造窑洞呢?讲解人员介绍,地窑都是从前贫苦人家居住的,因为建造地窑可以省掉许多砖瓦,而且还有冬暖夏凉的特点,在物质资料匮乏的年代,无疑是许多穷苦人家理想的住所。
据了解,地窑是由原始社会类人猿以洞穴栖身演变而来的一种古老奇特的民居形式,汉、唐、宋及以后的文献都有记载,被誉为人类穴居文明史上的活化石。
地窑受外界气候影响小,是天然的温度调节器,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特别是它建造简单、费用低廉,而且可以躲避战争带来的危害,历史上渭北地区地窑分布十分广泛,但由于多种原因,目前地窑保留最多、最为完整的是柏社村。三原县新兴镇宣传统战委员王卫刚介绍,柏社村内保留有传统的窑洞民居780院,其中下沉式窑洞四合院225院。目前,保存完好的有148院,经常有人居住的有25院,废弃地窑52院。村内还有崖窑34院,关中民居12院。
据村民介绍,以前,一处地窑往往几代人传承居住,如今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很多村民已经搬进了楼房,只有一些老年人因为窑洞冬暖夏凉,选择继续居住在这里。在保护中延续,在延续中创新
据介绍,早在2008年,中科院院士、中国工程建设设计大师张锦秋主持设计了三原柏社地坑窑洞民俗文化村发展规划。2013年,西安建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形成了《陕西省柏社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当年8月柏社村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单。2014年3月,该村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评选为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19年12月,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评为国家森林乡村。
王卫刚介绍,柏社村全村面积3.5平公里,耕地面积7408亩,以苹果种植为主导产业,种植面积为3500余亩,2021年人均纯收入为1.8万元。目前,新兴镇为了使极具特色的下沉式地坑民俗院落,在保护中得以延续,在延续中得以创新,正在招商引资,全力打造一个具有观光、避暑、度假、科普等综合功能的文化观光型和民俗体验型的古村落旅游区。华商报记者 杨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