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去医院里体验餐饮【严建设】2023年07月09日Sunday

标签:
交大一附院严建设住院看病餐厅 |
分类: 【严建设原创1】拍遍陕西 |

日记 去医院里体验餐饮【严建设】
2023年07月09日 Sunday
今日早课,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这是一句非常好的诗,说的是人能心想事成。
西安的夏天真的来了,一往年稍晚。艳阳高照空气炽热。西天上总悬浮着鼓涌鼓涌椰菜般雪白的浓积云。这种椰菜云我第一次关注还是1963年,独自顺着铁梯子爬上解放百货商场办公楼的三楼楼顶,当年那个平台有三堵围墙,一边空着,不留神会跌下去。楼梯口常年堆放着一个巨大的龙头,是过年耍狮子龙灯的。那阵刮着猛烈的热风。下面全是平房,钟鼓楼算是最高的了,几乎一望无际,绿色的是国槐。这个简陋的办公楼如今还在,只是加盖了两层。
早上遵嘱去了交大一附院陪护。对面地下车库停车还成。病人们一个个忧心忡忡。感觉人生病了,主要在补觉,把一辈子熬夜缺的觉都能补回来。人躺在病床上时,会经常胡思乱想。心烦意乱脾气莫名暴躁说点浑话。有时想要不要写份遗嘱。病号服跟精神病院的病号服没啥两样。过去没笔记本,养病只能发呆。所以臧克家说,天花板是一页读不完的书。5年前我曽半夜驱车赶到去矿山医院看急诊打针,倒也遇到一位很漂亮的女护士。肤白貌美,明眸皓齿,体态丰腴,半戴着口罩。自己脱裤都不好意思。但令我惊愕的是,她打针疼得很。跟其他护士技术上有很大差距。
1986年我请一位顾大夫来家做了个外科手术,然后居家躺了一周修养调理。交代老妻买了20多本琼瑶的言情小说逐一看了。实则千篇一律,里面的人物都混淆了,心路过程感情纠葛根本弄不清谁谁了,印象最深的也只有《窗外》,也是写的最好最出色的一本,很值得一读。1988年琼瑶来西安我们见过一面,我曾和一位记者争论过琼瑶小说,其牵线在和平路二食堂我们仨共进午餐。那天的琼瑶浓妆艳抹,身穿一袭大红大绿的旗袍非常个性。其平易近人娓娓而谈口才甚好。
病床照例挂着牌子,床号、姓名、预防血栓、一级护理、低盐低脂饮食、防止坠床、防止跌倒。各种仪器、各种插管,趁女护士来换吊瓶之际,叫她把被罩子换了,肮脏不堪,撒了把红芝麻似的看不过眼。很多血滴在上面。然后问她预防血栓怎处?回答说就是活动手臂腿,不能老躺着不动。再询问手里拿的扫描的东西是什么?现在护士加药巡查等等都用一个手机样的东西扫描一下。询问得知像手机一样的扫描仪叫PDA条形码读码器。第一次见。
午饭就在医院餐厅吃了,里面热烘烘的人满为患,老妻交代我占个座位,自己去买了几样葱油饼、稀饭、素菜来共进午餐。没滋没味的吃完了。其饭菜价格较廉,稀饭最便宜,2元,3元,3.5元,与医院对面餐厅相比就算是半价。一份饺子12元。一荤一素加米饭
住单间当然好了,亲属住得是神经内科二区,主管医生是张萌,责任护士是袁兴倩。一间10平米逼仄的小间,搁了3张病床,加上陪护也就7-8个人,满满匝匝。当然住独立病房方便很多,我曾在空军医院住院时住了个单间,20多平米挺大的一个单间,设施齐全,有沙发等设施。每天好像是100块钱。这个小间床位费每天60元,等于180元。感觉贵了点。前些年空军医院的床位费是20元。好像是2018年秋,我再次因胆囊炎发作在西安住院了。这个医院是部队医院。有亲戚好心帮忙联系了主治大夫,得以入住到一个单间。每天100元。说是最后一间了。非常感谢护士长。但据我后来观察,那阵子医院的床位不是很紧张。这个费用还成。比起集体病房每天20元贵得多。设施虽有点老旧,环境甚好。沙发都掉皮了。
后来听说上海的一家婴孕大医院黑的很,非常宰人,挂靠在宋什么龄慈善基金会名下,其妇产科病房单间最便宜的5500元/天,贵的7000-8000元/天,没啥治疗,不过是晚上护士来监护一下胎心之类而已。杂七杂八每天其他花销加上最低也在7000多元。比如胡乱住上10天,这个费用拿来买台经济型的小轿车没啥问题。而且对外说法统一口径一律是是一床难求。
困难时期,1970年有老练采购员说过节省差旅费之事。说到一个城市,一般招待所小旅馆住宿费是2元。而一般医院的床位费是0.2元。就想方设法先住院吧,5分钱挂个号,佯装踉踉跄跄跟急诊科大夫说头昏得很,要求住院。再买点饭票菜金。能省一个是一个。再就是想方设法住进澡堂子,不过睡一觉而已,能在补助、补贴上的误餐补助、交通补贴、住宿补贴上沾点光。当年医院食堂的蒸馍是4分+2两粮票/个。而街上食堂的蒸馍是5分+2两粮票/个。
#交大一附院#大院里有几样文化建设的雕塑,查看其铭文《饮水思源》:
看到萎靡不振忧心忡忡的患者,想到老同学洪琦发过个帖子:在南方医科大深圳医院门诊大厅有台三角钢琴,是爱心机构捐赠的。在医院每月一次的音乐会中,这台钢琴美妙的音乐常常在门诊大厅飘荡,吸引了许多员工和患者,总有一些欢快的旋律洒落在心窝里,涤荡着心灵。平时没演出时,钢琴也是一道美丽高雅的风景线。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贴出招募公告:欢迎钢琴9级以上的爱心人士,来院公益演出。这个值得提倡。
现在有些影视剧也在传播经典音乐。比如我最近追剧《叛逆者》,其主题曲是柴可夫斯基的《六月船歌》。很多经典乐曲1980年我卖唱片时是很熟悉,如今竟大半忘却了。我在彼得堡曾拜谒过柴可夫斯基的陵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