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清明,因为手头上的事缠身,无法回乡扫墓。而未回乡过清明,这里手头上的事也未必能做完,效益低下。心头郁闷,想起了陆游的一首伤感的诗,细细地想去想来,竟然觉得,陆游的这首伤感的诗中所描述的生活,也是一种值得羡慕的生活情境了——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昨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尤及清明可到家。”
人到中年万事忧。手头总是做不完的事,然而那其中许多是些冗事,是无法唤起你的激情的,没有多少创造性的事。是自己与人为善的心太软,还是执着做事的心志不够坚强?我自己有时也颇困惑。但当青年人为求学的种种事情找上门来,当学院里的同事有或公或私的事情要向你倾诉、与你讨论的时候,我确实无法推却。然而,时间就那么多,专业业务方面,便无法再有年青时代的专注,心境也无法有年青时代的单纯和清狂了。而且与人约定的业务撰述,有时竟也无法按时完成。现在,不要说惭愧于曹丕所说的“遂营目前之务,而遗千载之功”,就是满足自己的爱好和追求渴望的荣誉,竟也难以企求了。郁郁已久,岂自近日!有时想起母亲的劝谕:“功名与利禄,是永远求不完的,人生,一是求健康,二是求无愧我心,就可以了,怎么可能尽如人意?”觉得是很有道理的,我也将秉持这一原则去做人。虽然每每临到具体的情境,仍是难以超脱,但对自己的要求,确实是仅止于要抓紧尽力去做“正事”了。凡事不可强求,尽人事而听天意而已。但关键的,是要真正地尽人事,做好应该做的事。
清明时节,难比放翁,既疏离于清趣,无缘亲近春雨杏花,也癸违于习俗,不能祭扫祖宗墓庐。于是,只能在胸臆间为那些故去的先人遥祭一瓣心香的同时,写下这些文字,聊以自慰。
(写于年青同事王承教老师自美国打来的越洋电话之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