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全球新媒体产业平均增长率已达到20%,而中国正是最具潜力的新媒体市场之一"。3月28日,全球最大媒介研究公司尼尔森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戴维·卡尔霍恩在上海说。尼尔森公司与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SMG)于28日下午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携手推动包括手机电视等在内的中国新媒体产业发展。
现在各个传媒大亨都关注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纷纷做出相应的变革。预示着在21世纪这个一个信息化的时代,网络技术的运用和发展必将改变大众对信息的接受方式,更改变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方式。新媒体的火红是必然的市场需求。
早在2006年,默多克高调向媒体宣布将2006年定义为新闻集团“开展全球媒体网络营销年”,而“新闻集团必须采用多媒体战略,接受手机、iPod播放器甚至掌上游戏机作为新闻的新载体,新闻的优势是内容服务,而网络的核心是个性化选择,通过对两者的整合,新闻集团将重新定义媒体传播的意义”。conby的一位专家评价默多克当时的话说“虽然在新闻集团新媒体的优势并不明显,至少在2006年是这样。但是在整个互联网上,以新媒体为核心的新鲜网络媒体已经给众多公司带来不菲的利润。”
现在传统媒体的领地正慢慢地被新媒体所蚕食,但是和传统媒体的广告收入相比,新媒体依然不得不面临僧多粥少的问题,其自身是否具有真正造血能力依然值得怀疑,比起自给自足的传统媒体来说,新媒体更像是襁褓中正在吃奶的孩子,而投资者正是他们的奶妈!而在2006年,国外的大批资金的投入到中国的市场,让这些孩子可以有更好成长环境。新媒体的收入极大部分是来自于广告,如何做好广告是媒体的重要环节。
如果广告主在生活圈和网络诸如此类媒体上投放广告,必然会考虑和评估事实上的广告效果和成本。然而就目前的广告广度和深度以及效果评估的调研,
多从新媒体自身的角度出发,估计夸大和抬高广告效果,基本没有权威性和可信度。另外作为相对窄众的传播渠道在消费者的分类上,新媒体基本还是无法区分。这样比起传统媒体的大众传播来说,由于覆盖面积还是有限,因而很可能存在着事实上的费用浪费。如果盲目在无法细分目标受众的媒体上投放广告就好比放弃阳光大道不走,反而局促在黑暗狭窄的胡同里。由于现在还存在广告可信度和传播的可持续性,在新媒体投放广告并不会伴随着营销费用累积而沉淀品牌效应和价值。就拿刚过的3.15来说,曝光的虚假广告给消费者带来了不可磨灭的阴影,所以在新媒体的普遍受众前,不但需要如何吸引到众人的眼光还得做好广告本身的真实性。
事实上,那些媒体世界的新旧玩家不管白天还是黑夜都在继续推动着自己的雪球,旧媒体忙着洗心革面,而新媒体忙着拨开绚丽的彩霞,抚去身上的浮尘和砂土,在广告空间和份额上开始踉跄追赶。没有人敢断言新媒体的崛起就意味着旧媒体时代的终结,多数人相信最终的结果是两者漫长的彻头彻尾的融合。
人类希望可以有很精美细致的、可触摸、可感知的杂志或报纸传统媒体,同样也需要更便捷、更符合市场和有趣的新媒体。
相关链接:
欢迎加入新媒体观察圈:http://q.blog.sina.com.cn/conby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