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esm系统认证统计cpu |
分类: conby视频传播专题 |
在第一篇中介绍了P2P的基础知识,现在从互联网这个大家庭来分享P2P技术的使用。
2.P2P流媒体直播技术进展
利用P2P技术实现大规模流媒体点播和直播的系统Webcast出现于1998年。Webcast利用一棵二叉多播树在用户之间进行实时多媒体数据的传输和共享。此后由于流媒体直播服务相对简单,首先得到快速发展。2000年出现第一套P2P视频直播系统的原型——ESM系统,该系统采用用户网状结构互连构造最优媒体数据多播树的方法在用户间传播实时的多媒体内容。由于算法限制,这套系统只能扩展到几千人同时在线,但已经标志着P2P流媒体直播系统进入了系统发展期。
此后各种原型系统、高度可扩展的应用层多播协议大量涌现。其中典型的系统有提供音频广播的Standford大学的Peercast系统和德国的P2PRadio系统,他们均采用开放源代码。而应用层多播协议有微软的Coopnet/Splitstream协议、思科的Overcast协议、马里兰大学的NICE协议、伯克利大学的Gossip协议等。虽然这些系统和协议尚不能实用,但为P2P流媒体直播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004年5月欧洲杯期间,香港科技大学张欣研博士开发的CoolStreaming原型系统在Planetlab网上试用获得成功。这套系统使用Goosip协议在用户之间传播控制信令,使用类似于BT的多点对多点数据传播协议在用户之间传送媒体数据包。CoolStreaming系统是第一次真正将高可扩展和高可靠性的网状多播协议应用在P2P流直播系统当中,标志P2P直播技术进入准商业运作阶段。在CoolStreaming成功的鼓舞下,中国流媒体直播技术和业务发展迅速,在世界上独树一帜,目前中国有10多个网站使用各自发展的软件提供P2P流媒体直播业务。其中比较多人利用的Synacast系统的核心是一套完整的网上视频传输和运营支持业务平台。在此平台上可以方便地完成节目采集、发布、认证、统计分析等功能。
由于采用了P2P技术进行流媒体内容的分发,Synacast系统对服务器端的要求比较低。通常情况下,每一个源分发服务程序只占用5%左右的CPU负载,20
MB的内存和10 Mb/s的网络带宽。
目前P2P流媒体直播的主要性能如下:播放的电视节目的码率一般为3~500 kb/s,有些频道已经开始提供800
kb/s的码率,超过VCD的画面质量;在20 s~1
min左右完成数据缓冲,并开始播放,可以给用户提供稳定、清晰的电视节目,一般不会出现播放停顿的问题;具有内网穿越功能,从而保障内网用户的使用;使用5~10
Mb/s服务器出口带宽支持百万级数量用户的同时在线;具有认证、计费平台。
P2P流媒体电视直播采用计算机终端,在用户计算机中存储的内容仅几分钟,不需要使用硬盘,目前正开始发展廉价的机顶盒终端。
<点评>:P2P流媒体直播是最新发展起来的一种网络流媒体广播方式,它利用P2P的原理来建立播放网络,从而达到节省服务端带宽消耗、减轻服务端处理压力的目的。根据conby公司的一位资深顾问回答记者的问题中提到:采用P2P技术可以使得单一的服务器就能轻松负荷起成千上万的用户同时在线观看节目;而不管在线用户是多少,服务端的带宽消耗都是基本一样的,那就是提供作为P2P传播的种子所需要的几个流的带宽。确实现在国内的网络直播平台就是这个技术平台做为基础的,P2P技术在目前还是处于一个发展中期,有一定的宽带限制和运营商的一些阻挠,不过网络共享资源相信会是以后互联网的必定趋向。
3.P2P流媒体点播技术进展
与直播领域相比,在流媒体点播领域,P2P技术的发展速度相对较为缓慢。主要是因为点播当中的高度交互性需求,使得实现的复杂程度较高。此外节目源版权因素对P2P点播技术的应用有阻碍。2000年,美国普度大学实现的GnuStream系统是在Gnutella网络基础之上的第一个P2P准点播系统。该系统也使用了网状多播的策略。由于版权因素的限制,这套系统没有能得到大规模的使用。2000年之后,P2P的点播技术在适用于点播的应用层传输协议技术、底层编码技术以及数字版权技术等方面都有重要进展。在应用层传输协议方面,比较重要的有2002年提出的P2Cast协议以及2003年提出的CollectCast协议(用于PROMISE系统)。目前正在发展实用的P2P点播系统,开始进入商业应用阶段。美国在线(AOL)和华纳兄弟合作将在互联网上采用Kontiki公司P2P
VoD推出In2TV业务,为客户提供电视剧点播业务。有6类电视剧节目,具有DVD质量的视频效果。In2TV还提供各种交互服务如游戏等。
与P2P流媒体直播不同,P2P流媒体终端必须拥有硬盘,其成本高于直播终端。
<点评>:总结友人的这篇文,可以知道发轫于05年的P2P流媒体,在06年迎来了它发展中的转折之年,从单纯的依托技术进入了更实际的市场运作,第一轮资金的获得为其赢得了市场机会,而第二轮的资金的获得与否与自身的发展轨迹则决定了各自发展的不同弧线。2007年P2P流媒体发展的技术已不是过高的门槛,越来越多的厂家及公司都进入了这一领域,在上半年形成了百花齐放之势,conby公司就是其中一个。该公司已率先把P2P技术成功运用到流媒体的点播上,其播放的质量(画面的清晰度和流码率等等)和下载功能都相当的成熟。
相关链接:
欢迎加入新媒体观察圈:http://q.blog.sina.com.cn/conby
---
2007年P2P流媒体将会怎样发展?(第一篇)http://blog.sina.com.cn/u/4c10b0ad01000851
去往论坛浏览此文章,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