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苏式焖肉,焖蹄,焖肉面

(2013-09-11 23:21:32)
标签:

美食摄影

苏式焖肉面

焖肉

焖蹄

美食

分类: 我的苏州味道
http://s8/mw690/4c0f8115gx6Cc0mYX0r87&690



http://s3/mw690/4c0f8115gx6CzMF8YV4d2&690




苏州人好吃面
从何时开始,无从考证
但是苏州人对吃面的地道,考究,雅兴,热情
无一外地城市可比
想到这里,不得不提当代鸳鸯蝴蝶派的陆文夫老先生
纵观苏州的饮食文化
如此浓墨重彩的描写一碗面,陆先生是第一人
将一碗面写的如此美好的,陆先生也是第一人


以我妈的话来讲,
我老爸是个面祖宗
早上起来最欢喜的就是一碗面
条件不好的年代,
酱油冲冲,抓点大蒜叶子,有勺子猪油已经不得了了
条件好了
排骨汤,鸡汤,大蒜叶子不可少

现在我自己男人也是面祖宗
当年国外读书中间难的回国探亲
他老爸载着他大街小巷一家家面店吃转来
结婚后虽然没有刻意去吃头汤面
但是周末起个大早出去吃面的次数也不少

说到苏州的面浇头
外地人往往喜欢叫虾仁,鳝丝,爆鱼,素浇。。。等等
但是苏州的吃肉朋友,或者说老食客最欢喜的就是焖肉面
``风靡到什么程度?
不知道现在还是不是这样,焖肉面在菜单板子上看不见,
当然,老食客也不需要看菜单,探头在端面的窗口看一看,心里就有数了
焖肉面的价钱便宜,
往往是倒数第三,排在阳春面和素浇面前头
但是一块好的焖肉肥瘦相间,软糯适中,瘦肉香嫩,肥肉则与面汤水乳交融,合为一体
这也是吃焖肉面不过桥的原因
吃其他浇头的时候,过桥很普遍,特别是老早爱小酌一壶的朋友~~
这可以理解~~浇头下酒,赞
而且,小的不得了的河虾虾仁,即使再多,面一拌还是找不到
但是吃焖肉面过桥就洋盘了
焖肉一定要放在面上,吃之前将焖肉翻到面下面,用烫的汤汁将焖肉回热
肥肉融化,面汤更加香浓

自己家烧焖肉,焖蹄一点不难,只是花点时间
五花肉,小蹄膀洗净,焯水,再洗净
大量葱结,姜片,大蒜头,两只八角茴香,一点点桂皮足以
喜欢的还可以加点香叶,小茴香,丁香,甘草,等其他香料,
只要不要加过分冲的,像孜然咖喱什么的
水开后倒一杯绍兴,再烧开,
加大量盐,是一般平时炖汤的2倍,少量砂糖,然后转文火煨,约莫3-4小时
我放在车库的小电炉上,家里没有味道
烧到一半的时候,用筷子在肥肉部分戳几个洞,让味道进去
烧好以后,待微凉,将肉,蹄膀取出,
小心抽去五花肉底部的大骨,蹄膀中间的腿骨,注意不要破相
进冰箱冷藏过夜,第二天就可以切片了
焖肉的肉汤是好东西
加点冬瓜,扁婆什么的,就是一只下饭菜
更好的是用来做面汤~~当然,多加点水冲冲淡









节选自『美食家』(陆文夫)

那时候,苏州有一家出名的面店叫作朱鸿兴,如今还开设在怡园的对面。至于朱鸿兴都有哪许多花式面点,如何美味等等我都不交待了。食谱里都有,算不了稀奇,只想把其中的吃法交待几笔。吃还有什么吃法吗?有的。同样的一碗面,各自都有不同的吃法,美食家对此是颇有研究的。比如说你向朱鸿兴的店堂里一坐:“喂! (那时不叫同志)来一碗××面。”跑堂的稍许一顿,跟着便大声叫喊:“来哉,××面一碗。”那跑堂的为什么要稍许一顿呢,他是在等待你吩咐吃法的——硬面,烂面,宽汤,紧汤,拌面;重青(多放蒜叶),免青(不要放蒜叶),重油(多放点油),清淡点(少放油),重面轻交(面多些,交头少点),重交轻面(交头多,面少点),过桥——交头不能盖在面碗上,要放在另外的一只盘子里,吃的时候用筷子搛过来,好像是通过一顶石拱桥才跑到你嘴里……如果是朱自冶向朱鸿兴的店堂里一坐,你就会听见那跑堂的喊出一大片: “来哉,清炒虾仁一碗,要宽汤、重青,重交要过桥,硬点!”

一碗面的吃法已经叫人眼花缭乱了,朱自冶却认为这些还不是主要的;最重要的是要吃“头汤面”。千碗面,一锅汤。如果下到一千碗的话,那面汤就糊了,下出来的面就不那么清爽、滑溜,而且有一股面汤气。朱自冶如果吃下一碗有面汤气的面,他会整天精神不振,总觉得有点什么事儿不如意。所以他不能像奥勃洛摩夫那样躺着不起床,必须擦黑起身,匆匆盥洗,赶上朱鸿兴的头汤面。吃的艺术和其他的艺术相同,必须牢牢地把握住时空关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