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为什么会成为最坚决、最勇敢的战士,自然有很多原因,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他身处铁屋子当中,深受其害,明白不捣毁铁屋子,就永无新生的可能。
鲁迅亲自接受来自铁屋子的第一课是家道中落,饱受的世态炎凉,后起的理想破灭,母亲包办婚姻,以及身处的学校、政府机构的腐败,让他亲身感受铁屋子的压迫,激起他反抗的勇气。
当然鲁迅也一度受挫,准备昏昏沉沉死去算了,如果没有他的朋友钱玄同的劝说的话。但鲁迅毕竟不愿意放弃,他一旦行动起来,以他看得清,扎得准,往往一投枪就要了铁屋子看守者的命。
鲁迅不是革命党,但实际上他比革命党更革命,就是因为很多所谓的革命党人是从观念出发,没有对铁屋子的亲身感受,所以其言也华丽,其行也可疑,往往是撤退比前进更快,一有好处就叛变了。
在今天也是一样。感受物价、房价得大多数普通民众在无奈中选择沉睡。而那些叫囔得很响亮的官员他们对这些问题并无切身感受,所以一边叫囔,一边在铁屋子外面花天酒地,用他们的花言巧语将铁屋子乔装打扮成美丽的皇宫,以显示他们的政绩。
但毕竟像鲁迅这样不愿意沉睡的人是有的,还会越来越多,像张鸣这样反戈一击的勇士会唤醒更多的人起来,铁屋子最终的命运是一定会被捣毁的。
当然这必须要对铁屋子的硬度和厚度有足够的估计,然后有足够耐心,指望发一下力就推翻,是很虚幻的,毕竟维护铁屋子的人也是在拼着老命在干的:铁屋子的破毁之日就是他们的丧命之日,这点他们是很明白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