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进青川,见证灾难
文/周夕颖
从青川回来的那几天,躺在床上时脑子里总是在思考,如果预制板掉下来我该往哪里躲,是往门外跑还是翻身躲到床下,这个问题整夜折磨着我,我想不出答案,在反复的思考中沉沉地睡去。我的身体也向我传达了小讯号,那段时间,我一直持续稳定地拉肚子,后来才知道那是情绪太紧张,身体机能紊乱的表现。
5月12日地震之后,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打响了,对生命展开救援的现场报道,是媒体关注的重心。
13号上午,我们开始往青川赶路。路很烂,很险,当我站在青川木鱼中学的一片废墟上时,是晚上11点。除了废墟堆上有点光亮之外,整个学校是一片漆黑。上百名家长围圈而坐,点燃他们能够找到的所有东西取暖。几十具学生的遗体被堆放在操场的中间,四周是一片死一般的漆黑。我们到的时候,还有很多学生遗体没有被家长认领走,在操场边形成了一块禁区。此时的救援工作正在进行之中,然而救出生还学生的希望却越来越渺茫。
那天,站在废墟的顶端,我亲眼目睹一个倒插在楼梯间的小女孩被救援人员从废墟堆里刨了出来,“她还活着”;一名被卡很长时间无法救出的小男孩,在父亲的坚持和帮助下,终于脱离了困境。在废墟堆上,我爬上爬下,每走一步都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我深知,在这片瓦砾之下,还有一些曾经鲜活的生命。
14号的上午,由于是白天,所以学校的情况看得更加清楚。杂乱的操场上,有横七竖八的学生尸体,都用毯子蒙着头,据说那是一些严重变形、无法辨识的遗体。不时有家长穿行其间,翻开每一具遗体的毯子,仔细地辨认。太阳底下饿得头发昏、眼发花、等得要崩溃的学生家长聚集在一起,默默地望着废墟堆。还有学生家长在加工简易棺材,一切能翻捡到的木板和木条都被钉在一起做成一个个简易的棺材。学校周围的山坡上不时有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传来,那是为孩子出殡的鞭炮声。在烈日的暴晒下,此时的废墟堆散发出了阵阵的气味。
青川县木鱼镇的木鱼初中学生宿舍楼垮塌,造成200多名学生死亡。青川,这个距离汶川200多公里的山区小县城,成为了随后被大众密切关注的重灾区。
5月14号离开青川回成都发稿,做的最后一条新闻是木鱼镇上居民的安置棚,那个时候还没有帐篷、没有救灾物资、没有信号、没有外界关注。简易的木棚外,抱着孩子的大婶,看见我们的摄像机主动走出来,对着镜头放声大哭,希望在深圳的儿子能够看到自己还活着。年轻的母亲抱着刚满月的婴儿泪流满面,由于两天未进食,她没有奶水,她不知道自己还可以坚持多久,也不知道孩子可以坚持多久。
许多村民都已经两天没吃饭了,他们也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会怎么样。我能够感受到他们的饥饿、彷徨和恐惧,那一刻的我强忍泪水,其实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物资会来,我们只有对他们说,政府没有忘记你们,道路通了之后物资马上就会进来了。
随行同事钟林波很认真地给他们讲,我们是开车子进来的,现在是因为道路太窄了,所以大车进不来,再坚持一天,路拓宽了,大车进来了,就有吃的了。其实这些话,我们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实现,但是因为我们一副肯定的神情,因为当时善意的欺骗,那一双双黯淡饥饿的眼睛因此而重新燃起了一丝亮光。
后来,当运送物资的车队陆陆续续地开进各个灾区的时候,我在想,木鱼镇的乡亲们,终于得到了救援,他们会慢慢好起来的。
加载中,请稍候......